字词 | 胃肠道息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胃肠道息肉 【释义】: 本病系指胃肠道黏膜局部向管腔隆起的结节状病变,在小儿大多位于乙状结肠或直肠,主要有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错构瘤,本病发生原因尚未完全明了,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胚胎组织错构、炎性病变、慢性刺激、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胃肠道息肉可无症状,或表现胃肠道炎症。结肠息肉几乎都表现便血,特点是无痛性鲜血,附着在粪便表面。慢性长期出血可出现失血性便血,如合并感染者,常有黏液便。 (2)体征 直肠指检:如为直肠息肉可在直肠壁上触及圆形或带有活动性蒂的肿块。 2.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X线摄片可发现边界光整的卵圆形充盈缺损。 (2)内镜检查 不但能明确诊断,还可确定息肉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及做病理活检诊断。 【治疗】: 1.内科治疗 息肉因有潜在恶变可能,一旦确诊,应于摘除。 (1)对小儿目前首选的方法是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后电摘息肉。 (2)对有蒂息肉或腺瘤可先行钛夹或尼龙线圈结扎基部后,再行电摘。 2.外科治疗 仅适用于息肉过大,蒂粗(直径>3.0cm)或腺瘤恶变,多发性腺瘤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