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革命实践研究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革命实践研究院国民党培养中高级干部的学校,创立于1949年8月。蒋介石败退到台湾后,为总结在大陆失败的教训,立即着手整顿国民党,故设立此院。其宗旨是:(1)所谓革命,即必先革心,宏扬自强不息的精神,恢复中华民族自信心,涵养卓越自立的人格。(2)所谓实践,就是力行,即:发挥实践力行的精神,纠正虚伪浮夸的恶习,培养笃行贯彻的品行。(3)所谓研究,即:在求发展,研究“革命”的方法,探讨“革命”的学问,完成“革命”的使命。蒋介石兼任该院院长,并在第一期开学典礼致训词时,要求“必须针对时弊,拨乱反正,铲除病态心理,发扬自立、自信、自强精神”。至1977年,受训学员近3万人,党政军中高级官员大都经过该院培训。 革命实践研究院 革命实践研究院早在国民党北伐期间,党内的派系纷争已经明朗化。前有国民党元老邹鲁自组“西山派”,后有汪精卫的分裂,国民党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能真正服从蒋介石领导者不多。有鉴于此,蒋介石乃着手于党的组织改造,培养听命于自己的 “优秀人才”。抗战期间,陈立夫、陈果夫兄弟受蒋介石之命筹组三民主义青年团,由蒋介石亲自担任团长,期以此来培养效忠于自己的“党卫队”,但结果是国民党逃离大陆,远避台湾。蒋家王朝去台后,国民党在痛定思痛之余,设立中央改造委员会,检讨失败的原因。改造委员们一致认为今后非“党外无党,党内无派”则无以自存。鉴于三民主义青年团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决定重新起炉灶,于1949年10月在阳明山设立“国防研究院”(也就是革命实践研究院前身) ,从事高级党政人才的培养。“国防研究院”成立后,由时任改造委员会秘书长的张其昀担任主任。后来张其昀因其负责的《中国一周》杂志刊登有关南沙群岛地位的论文酿成祸端,被迫辞职。张其昀卸下“国防研究院”主任一职之后,“国防研究院” 几度改组,最终定名为 “革命实践研究院”。1987年以前,革命实践研究院主任,一向由国民党总裁或主席兼任,主任之下设副主任及教育长,负责全盘行政及教育等项业务。1987年秋季后,革命实践研究院成为国民党中央所属13个单位之一,其主任级别与组工会、文工会等工作会同一等级。但是1990年,国民党再次推行党务革新,革命实践研究院又升级,直属国民党党主席。革命实践研究院设主任一人、副主任多人,另设教育长。 ☚ 威武军 革新保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