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细菌性烂鳃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细菌性烂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又叫乌头瘟。此病由细菌侵 鳃部而引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已分离出一致病菌,叫鱼害粘球菌(Myxococcus piscicolas)。是否还有其他致病菌尚待研究。 网箱养鱼的鳙鱼粘细菌烂鳃病,据黄惟灏等(1980)报告,亦由鱼害粘球菌引起。 症状:鳃丝腐烂发白,鳃上常附着污泥和粘液,严重者鳃盖骨内表皮常常腐蚀一块,从外向里看去似一个透明的小窗,称“开天窗”。病鱼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体色变黑,头部颜色特别暗黑。 流行情况:此病常与出血病、赤皮病并发。草、青鱼种常生此病,鲢、鳙、鲤等鱼也能感染,流行地区广,一般每年4-10月,尤以夏季是发病季节。 预防方法: 1.用生石灰清塘。 2.生石灰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生石灰14-20克,即每亩水深1米用9-13公斤。本法同样可用于治疗。 预防实例:浙江吴兴县鱼种、成鱼试验塘8口总面积15.9亩,在鱼病流行季节5月初、6月初和8月底各泼洒生石灰一次,草鱼成活率达95%以上,没有进行生石灰预防的池塘,草鱼死亡率在20-90%不等。 3.发病季节定期用漂白粉挂篓。 4.发病季节每亩水面用茶饼3-4个(每个重3.5公斤左右)分别挂在鱼池中,待它溶解完后再换新的可达预防目的。 5.将桉树叶25-50公斤扎成一捆,放在食场一角可预防此病。 6.用每立方米水含10克漂白粉溶液,在水温15-20℃的情况下,给鱼种浸洗15-20分钟。 7.乌桕:每万尾鱼种用乌桕叶干粉0。25公斤加水浸泡12小时后,然后与饲料拌和投喂,连喂3-6天(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治疗方法: 1.漂白粉: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药1克,间隔24小时连泼两次,效果显着。 2.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5-20公斤。 治疗实例:在浙江省吴兴县16口患有粘细菌烂鳃病或烂鳃并发症的病鱼塘,均采用每立方米水泼洒20克生石灰的办法治疗,有效率为87.5%。 3。五倍子:与赤皮病治疗相同。 4.白菖蒲等:与赤皮病治疗相同。 图5 细菌性烂鳃病 1.病鱼 2.烂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