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於陵案唐代因科举考试引发的官僚朋党之争案。杨於陵(753—830),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字达夫。大历进士,登博学宏词科。贞元间,累迁吏部郎中,拜中书舍人。元和三年(808)四月,与韦贯之共同担任制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考策官。唐后期,通过制举及第是文人士子得以快速升迁的主要途径,因此,一般官僚家庭出身的士子纷纷于进士及第后一再参加制举,以迅速跻身朝廷。元和三年,已进士及第的牛僧孺、李宗闵以及年轻的低级官员皇甫湜等十一人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牛、李、皇甫三人在对策中直言不讳指陈时政得失,言词激烈,无所回避。杨於陵、韦贯之判其对策为上第,宪宗亦予表彰,下诏令中书门下优与处分。此事触怒了权贵佞幸,宰相李吉甫向宪宗泣诉,认为牛、李等人诋毁朝政,要求处理考策官。于是,杨於陵、韦贯之以及负责复策的翰林学士裴垍、王涯都被罢免,牛僧孺等人亦因此而长期得不到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