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有美堂暴雨(1)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有美堂暴雨(1) 【原文】: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2)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3)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4)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5) 【译文】: 一声惊雷贴地震响,好像在游人的脚底,浓云重重充溢座间无法拨开。黑色巨风似从天外吹起海潮,江面宛若直立;暴雨横下,又像从钱塘江东面飞过江来。江中水势浩大如满斟的酒杯,雨点骤急如千杖击鼓催饮。为了唤醒李白赋诗,上天才下这场暴雨,洒洗其面,这雨水倾泻、江海翻腾的景象,就激发出优美诗篇。 【集评】: 宋·洪迈:“读者疑海不能立,黄鲁直曰:盖是为老杜所误,因举《三大礼赋·朝献太清宫》云‘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以告之。二者皆句语雄峻,前无古人。坡《和陶停云》诗有‘云屯九河,雪立三江’之句,亦用此也。” (《容斋随笔·四笔》卷二“有美堂诗”条) 清·弘历等:“写暴雨非此杰句不称。但以用杜赋中字为采藻鲜新,浅之乎论诗矣。且亦必有浙东句作对,情景乃合。有美堂在郡城吴山,其地正与海门相望,故非率尔操觚者。唐贤名句中惟骆宾王《灵隐寺诗》‘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一联足相配敌。” (《御选唐宋诗醇》卷三十四) 清·查慎行:“通首多是摹写暴雨,章法亦奇。” (《初白庵诗评》卷下) 清·纪昀:“此首为诗话所盛推,然犷气太重。” (《纪批苏诗》卷十) 近·陈衍:“三句尚是用杜陵语,四句的是自家语。” (《宋诗精华录》卷二) 【总案】: 本篇作于熙宁六年(1073)初秋。苏轼在杭州吴山山顶观看钱塘江,绘声绘色地摹写了当时当地的暴雨壮观。前半首描绘了暴雨欲来前的云雷交作,暴雨到来时的风吹海立、飞雨过江的奇景,气势豪健,富有剑拔弩张的紧张感和力度。后半首是由比喻和典故缀成。江水浩大如酒满金樽,雨点骤急如羯鼓声催,联想丰富奇特,瑰丽雄杰;末以暴雨为泉水,视险恶气候为诱发诗意的契机,其中豪迈磊落之气,不喻而明。整首诗笔势酣畅,历来备受推崇,视为苏轼清雄风格的代表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