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扩散焊的分类及特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扩散焊的分类及特点 扩散焊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被连接表面相互靠近、相互接触,通过使局部发生微观塑性变形,或通过被连接表面产生的微观液相而扩大被连接表面的物理接触,然后结合层原子间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扩散,形成整体可靠连接的过程[1,6]。 1.扩散焊分类 (1)同种材料扩散焊 通常指不加中间层的两种同种金属直接接触的扩散连接。 (2)异种材料扩散焊 指异种金属或金属与陶瓷、石墨等非金属的扩散连接。 (3)共晶反应扩散焊 是利用在某一温度下待焊异种金属之间会形成低熔点共晶的特点加速扩散焊过程的方法。 (4)瞬间液相扩散焊 在扩散焊过程中,中间层与母材发生共晶反应,形成一层极薄的液相薄膜,此液膜填充整个接头间隙后,再使之等温凝固并进行均匀化扩散处理,从而获得均匀的扩散焊接头。 (5)超塑成形扩散焊 在高温下具有超塑性的金属材料,可以在高温下用较低的压力实现成形和连接。采用此方法的条件之一是材料的超塑性成形温度与扩散焊温度接近,该方法在低真空度下完成。 2.扩散焊的优、缺点 (1)扩散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性能与母材接近或相同,不存在各种熔化焊缺陷,也不存在具有过热组织的热影响区。工艺参数易于控制,在批量生产时接头质量稳定。 (2)可以进行内部及多点、大面积构件的连接,以及电弧可达性不好或用熔焊方法不能实现的连接。可焊接其他焊接方法难于焊接的材料。 (3)是一种高精密的连接方法,用这种方法连接后,工件不变形,可以实现机械加工后的精密装配连接,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4)对于塑性差或熔点高的同种材料,或对于不互溶或在熔焊时会产生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异种材料,扩散焊是一种可靠的方法。扩散焊适合于耐热材料(耐热合金、钨、钼、铌、钛等)、陶瓷、磁性材料及活性金属的连接,在扩散焊技术研究与实际应用中,有70%涉及到异种材料的连接。 扩散焊的缺点主要是: (1)对于零件被连接表面的制备和装配质量的要求较高。 (2)连接过程中,加热时间长,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一些晶粒过度长大等副作用。 (3)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且被连接工件的尺寸受到设备的限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