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竹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竹斋1886~1960现代医家。名维翰。陕西西安人。擅长针灸,其手法以强刺激为主,具有一定特点。治病常针药并用。对仲景学说有一定研究,曾编撰《伤寒论集注》、《金匮要略方论集注》等。另有《针灸经穴图考》,对经穴的演变及历代的有关叙述,做了考证。建国后曾在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任针灸科主任。 黄竹斋(1886—1960)huánɡzhúzhāi著名中医学家。原名黄谦, 又名维翰,字竹斋, 又字吉人, 晚号中南山人, 又号诚中子。祖籍陕西临潼, 后迁居西安府城,生于陕西省长安县。幼年家贫, 发奋自学, 博览地理、文学、数学、历法书籍, 对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也有涉猎,而最感兴趣、最想深入钻研的则是中医学。1914 年著成《伤寒杂病论新释》16 卷,1922 年完成《伤寒杂病论集注》18 卷,1924 年完成《针灸经穴图考》8 卷, 1934 年完成《伤寒杂病记会通》18 卷。历任中央医馆编审委员、卫生署中医委员会委员、中医救护医院副院长、西北历史文物研究会会员、陕西文史研究馆馆员, 1955 年调入北京, 受聘为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针灸科主任, 并任卫生部针灸学术委员会委员。 黄竹斋 黄竹斋 黄竹斋黄竹斋(1885~1960年),现代中医学家。名维翰,原名黄谦,字吉。晚号中南山人,又号诚中子。原籍陕西临潼,后迁居西安。幼年贫苦,曾随父打铁为生,十八岁始发奋识字,后通经史、算数、理化等学,尤喜爱医学。曾参加辛亥革命,襄办军需。1925年曾任军医官,后辞职返陕,在家挂牌行医。曾任中央国医馆常务理事,对当时的医学教育提出了许多合理的意见。并组织医药界人士重修南阳医圣祠。建国后被聘为西北医学院中医科主任(1954年),后奉命调至北京中医研究院任针灸科主任。后兼任卫生部针灸学术委员会委员。经其用针灸治愈的国内外疑难症患者甚众,驰名中外。黄氏著述甚富,约有医学、天文、数学等多方面的著作50余种。早年在张仲景医书的阐述方面致力尤多。撰《三阳三阴提纲》一卷(1905年)、《伤寒杂病论集注》十八卷(1926年)、《伤寒杂病论新释》十六卷等,以中西医会通论六经,据西医生理之说,以释六经病源。1949年又刊《伤寒杂病论会通》十六卷。为表彰先哲,鼓励后人,黄氏积极建议重修南阳医圣祠,撰《医圣张仲景传》,并实地考察南阳张仲景祠墓。在针灸方面,黄氏早年撰有《针灸经穴图考》八卷(1935年),以20经为纲、365穴为目,对人身经穴进行系统整理,旁征博引,考证较精,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又出版其《校订铜人俞穴图经》一书,反映了他在针灸学上的许多学术成就。黄氏不但对医学理论有很深的造诣,且临床疗效甚佳。其治中风偏瘫,针药并用,有独到之处。 ☚ 孔伯华 於达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