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内宴奉诏作(1)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内宴奉诏作(1) 【原文】: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2)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3)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4)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5) 【原文作者及介绍】: 曹翰 曹翰(924-992),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名将。后周时官至枢密承旨、宣徽使等。宋朝建国后,随太祖攻伐西蜀、诗,有《玉关集》,已佚。今仅存诗一首,见《宋诗纪事》。太原等地,屡建功勋,官至右千牛卫上将军。 【译文】: 三十年前我就饱读了兵书《六韬》,也算得上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豪。曾经因为国家危难披金甲征战不辞辛劳,而今依然位低身闲,也不愿卖掉心爱的宝刀。两臂健壮,尚嫌铁弓弓力太软;眼睛明亮,仍能看得清战地上烟云高飘。庭前昨夜秋风起,警觉敌人趁草黄马肥入境侵扰,我苦恼不能策马疆场,羞看这带有团团花纹的旧战袍。 【集评】: 宋·吴处厚:“曹翰尝平江南有功,后归环卫,数年不调。一日,内宴赋诗,翰以武人不预。乃自陈曰:‘臣少亦学诗,亦乞应诏。’太宗笑而许之,曰:‘卿武人,宜以刀字为韵。’翰援笔立进。太宗览之,侧然,即自环卫骤迁数级。” (《宋诗纪事》卷二引) 宋·释文莹:“翰能诗,有《玉关集》。领金吾日,当直,太宗召与语曰:‘朕曾览卿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耻为家贫卖宝刀。他日燕山摩峭壁,定应先勒大名曹”。颇佳,朕每爱之。’翰因叩谢。” (《玉壶清话》,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卷四引) 【总案】: 这首七律,《宋史·曹翰传》题作《退将诗》。诗中抒写自己空怀武艺韬略却投闲置散,不得建功立业的苦闷心情,反映出宋朝建国后,最高统治者猜忌武将、重文抑武的真实情况。在直抒胸臆的叙事抒情中,跃现出一位渴望为国建立新功的老将形象。全诗感情充沛,笔力雄健,风格豪迈爽朗,对仗工整自然,用典贴切。由于语语出自肺腑,故而感动了宋太宗。从“集评”中所录二则诗话看,诗的尾联有异文,“庭前”一联情景生动,诗味胜于“他日”联。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