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伐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伐柯 【原文】: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1)取妻如何?匪媒不得。(2)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3)我觏之子,笾豆有践。(4) 【译文】: 怎样去砍那斧柄?没有斧头可不成。要娶妻子该怎样?没有媒人行不通。 砍斧柄啊砍斧柄,合乎礼法便不难。见到我那好姑娘果品菜肴摆个满。 【集评】: 《毛诗序》:“《伐柯》,美周公也。周大夫刺朝廷之不知也。”(《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八) 汉·郑玄:“成王既得雷雨大风之变,欲迎周公,而朝廷群臣犹惑于管、蔡之言,不知周公之盛德,疑于王迎之乱,是以刺之。”(《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八) 清·方玉润:“此诗未详,不敢强解。”“诸儒之说此诗者,悉牵强支离,无一确切通畅之语。”(《诗经原始》卷八) 清·陈奂:“此篇先言成王不用周公,末乃望其用周公;下篇始言欲见周公,后言周公不归以为心悲:皆是往复其辞以刺王之不知尔。”(《诗毛氏传疏》卷十五) 近·吴闿生:“先大夫以为此诗与下《九罭》本一篇而误分之,当合读,其义乃见。”(《诗义会通》,中华书局,1959年版) 今·陈子展:“《伐柯》,大夫愿望成王以礼迎归周公而作。”(《诗经直解》上册,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今·金启华:“以伐柯作比喻,说明娶妻要有媒人,有妻持家有人。”(《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总案】: 这首诗写的是古代婚娶的民俗。娶妻必须通过媒人,就如砍伐斧柄必须用斧头一样,是一条通行的法则。因而,后人称为人作媒叫“伐柯”、“作伐”,亦以“伐柯”比喻遵循一定的准则或尺度。吴闿生说:“《伐柯》、《九罭》当为一篇。上言‘我觏之子,笾豆有践’。此言‘我觏之子,衮衣绣裳’。文义相承,后人误分为二,于是上篇无头,此篇无尾,其词皆割裂不完矣!”(《诗义会通》卷一)录此以备一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