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
【方源】: 《兰室秘藏》卷下。 【异名】: 七味龙胆泻肝汤(《景岳全书》卷五十七)、龙胆汤(《幼幼集成》卷四)。 【组成】: 柴胡梢 泽泻各一钱 车前子 木通各五分 生地黄 当归梢 草龙胆各三分 【用法】: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用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稍热服,便以美膳压之。 【主治】: 肝经湿热,阴痒肿痛,小便赤涩,遗精白浊。 ❶ 《兰室秘藏》:阴部时复热痒及臊臭。 ❷ 《景岳全书》:肝火内炙,上为喉口热疮,下为小便涩痛者。 ❸ 《济阳纲目》:阴囊肿痛,或溃烂作痛,或睾丸悬挂,及一切湿痒臊臭者。 ❹ 《医碥》:肝经湿热,甚者茎中作痛,或挺纵不收,白物如精,随尿而下,此筋疝也。 【方论选录】: 此药柴胡入肝为引;用泽泻、车前子、木通淡渗之味利小便,亦除臊气,是病在下者,引而竭之;生地黄、草龙胆之苦寒泻酒湿热,更兼车前子之类以撤肝中邪气;肝主血,用当归以滋肝中血不足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