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圣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圣人 圣人道德智能极高的人。多指有作为的君王。《小雅·巧言》四章: “秩秩大猷,圣人莫之。”毛《传》:“秩秩,进知也。莫,谋也。”郑《笺》:“猷,道也。大道,治国之礼法。”戴震《毛郑诗考证》:“典章法度具存,皆圣人所定也。”《大雅·桑柔》十章:“维此圣人,瞻言百里。”维、言,语助词,无实义。毛《传》:“瞻言百里,远虑也。”郑《笺》:“圣人所视而言者百里,言见事远而王不用。”胡承珙《后笺》:“《笺》以‘瞻言’之言为言语,今案: ‘瞻言’之言,但为语助。”《韩诗外传》五:“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诗》曰: ‘唯此圣人,瞻言百里。’” ☚ 圣 圣敬 ☛ 圣人(一)古时指一种有极高道德智能的理想人格,仅次于神。《易经·乾》:“圣人作而万物睹。”《老子》十九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儒家认为圣人是具有最高道德的人。《孟子·离娄上》:“圣人,人伦之至也。” 《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赵岐注:“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是为圣人。”其所言圣人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但自儒家被确定为统治思想以后,圣人又特指孔子。 圣人shèng rén古代对道德和智慧极高者的称呼。儒家以为尧、舜是圣人的典范。所以《孟子·滕文公下》曰:“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东方朔《七谏·初放》曰:“尧舜圣已没兮。”《七谏·沈江》曰:“尧舜圣而慈仁兮,后世称而弗忘。”《天问》:“何圣人之一德?”《渔夫》:“圣人不凝滞于物。” 圣人shèng rén名词。旧时指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物,用于褒义。 圣人(反)凡人 凡夫 圣人shèng rén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一般指孔子:又说只除“明明德”外无书,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十九·425)~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四八·1121) 圣人shèng rén称在位的皇帝:如今~的恩典比天还大,又赏给了二老爷了,这是千载难逢的,怎么不给喜钱? (一○七·1358) 圣人shènɡrén旧时称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 佛祖、上仙【同义】总目录 圣人灵圣佛祖 圣人/含真客/玉座/仙长/仙师 ☚ 天师 圣人 ☛ 圣人 圣人对有异术的仙道、方士等的尊称。《晋书·艺术传·郭》:“百姓闻起兵,咸以圣人起事,事无不成,故相率从之如不及。” ☚ 有异术的仙道、方士 含真客 ☛ 帝王【同义】总目录 圣人圣主帝王圣朝圣明翠盖云日黄屋冕旒县官神圣陛下圣皇车驾明上圣仪羽葆大帝仁皇垂旒巨公銮驾宅家圣上旒扆玉旒旒纩渊圣轩龙宸造扆旒圣宸万岁爷钧慈休祚真龙天子宸黄中君老爷子嘉皇 圣人 圣人君主时代对帝王的尊称。《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 玉旒 圣上 ☛ 圣人 圣人清酒的别称。亦泛指酒之清者。《太平御览》卷八四四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 青州从事 玉友 ☛ 圣人 圣人佛教,道教对佛祖、上仙的尊称。《法苑珠林·受请·圣僧》:“设斋奉请,并有征瑞,圣人通感,不可备载。” ☚ 佛祖、上仙 灵圣 ☛ 清酒【同义】总目录 圣人清酒 笨伯、笨蛋、笨货、笨人、痴人、痴子、蠢材、蠢蛋、蠢货、蠢驴、蠢人、呆鸟、呆子、钝汉、憨子、傻瓜、傻子、愚氓、愚人;俊圣、俊哲、圣人、圣贤、圣哲、通人○笨伯bèn bó(名)〈书〉愚蠢的人:真是个~|~之谈|十足的~|他就是天字第一号的~。 ○笨蛋bèn dàn(名)蠢人(骂人的话):~难缠|天生的~|心里暗骂自己是~| 事实证明他是个~。 ○笨货bèn huò(名)讥称愚笨、不灵巧的人:你这~,这点小事都办不成|那孩子从小就是个~|连家人都叫她~。 ○笨人bèn rén(名)愚蠢的人:你真是个~,脑筋不转弯|他不是~|世上居然有你这种~。 ○痴人chī rén(名)愚笨的人:~说梦|~做梦|好不晦气! 撞上两个~|~妄想,不自量力 |~痴语。 ○痴子chī·zi(名)〈方〉傻子:即使~也能分出这两件事的轻重。 ○蠢材chǔn cái(名)笨家伙(骂人的话):你什么也不会干,真是个~|这等精细的工作怎么叫那个~去做? ○蠢蛋chǔn dàn(名)笨家伙:简直就是~|别理这~,瞧她干的好事! ○蠢货chǔn huò(名)蠢材;笨家伙(骂人的话):你这~,总是顾前不顾后|真是一群~。 ○蠢驴chǔn lǘ(名)骂人是笨家伙:你这~懂什么 |那个船长是头~。 ○蠢人chǔn rén(名)愚笨的人:~办蠢事|~搬石头,终究会砸了自己的脚。 ○呆鸟dāi niǎo(名)傻子;笨蛋:我真怕你们会变成~|他像~一样傻站在一旁。 ○呆子dāi·zi(名)傻子:~才会跟你走|没见过你这种~。 ○钝汉dùn hàn(名)蠢人:好姑娘不嫁~。 ○憨子hān·zi(名)〈方〉傻子:他是个~,别计较|~有~的好命。 ○傻瓜shǎ guā(名)傻子(常用于骂人或开玩笑):~蛋|哪有像你这样的~|我不是~,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傻子shǎ·zi(名)智力低下,不明事理的人:人家教一句,他说一句,~似的|除非~才这样干|他倒也不是~|我想我一定像个~吧? ○愚氓yú méng(名)愚蠢的人:僧是~犹可训 |人民不是匍匐在强权下的~。 ○愚人yú rén(名)愚笨的人;不聪明的人:~的知识流露在嘴上,聪明人的知识藏在肚子里|谎言最容易使~相信|~办蠢事。 ●俊圣jùn shèng(名)〈书〉才德杰出的人:江南出~|招揽~|国强多~。 ●俊哲jùn zhé(名)〈书〉才识不凡的人:~处下位而不见知。 ●圣人shèng rén(名)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门前卖字|孔子从汉朝以后被历代帝王推崇为~|他不是~,能不犯错? ●圣贤shèng xián(名)圣人和贤人:人非~,孰能无过|往古~|一心只读~书 |我不是完人,更非~。 ●圣哲shèng zhé(名)具有超人的道德才智的人:效法前世~|天生~,融贯古今。 ●通人tōng rén(名)〈书〉学识渊博、通晓古今的人:~达才|达士~|博览群书的~。 圣人←→凡人shèng rén ← → fán rén圣人: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 圣人shèng rén〖名词〗 圣人❶ 人格品德最高的人。《荀子·劝学》:“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韩愈《师说》:“今之众人,其下~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酒 酒酒(酒兵;酒浆;酒军;酒醪;酒醴;汗酒;米~;啤~;果~;黄~;素~;烧~;鲁~) 酉(三酉) 酏 酿(酿酝;春~;家~) 醠 曲(曲酒;曲米;曲君;曲生;曲蘖;大曲;糟曲;曲道士;曲先生;曲米春;曲居土;曲秀才) 麴(麴生;麴君;麴酒;麴道士;麴先生;麴秀才) 蚁(蚁酒;蚁尊;春~;游蚁;玉蚁;浮蚁;香蚁;绿蚁;杂蚁;冰蚁;玉蚁;雪蚁) 饮 露(花露;璚露) 杯(杯中物;杯中之物;杯中绿蚁) 甕(甕醅) 篘 爵 酌(清酌;薄~) 醯 篘 阿吉 圣人 甜娘玉泉 玉尊 玉斝 玉觞 玉蛆 玉泉 红友 甘液 云液 云觥 云腴 春物 春酎 春盎 春瓮 春旆 杜康 黄娇 黄流 黄汤 烂肠 醉泥 春泥 狂水 狂药 甘波 金波 金蕉 美禄 天禄(天禄大夫) 雪乳 雪香 绿酃 桑落 屠苏 索郎 真珠 醍盎 醍醐 鹤觞 雷觞 魔浆 酪浆 糟浆 觞醳 浮蛆 清英 升斗 琥珀(琥珀酒) 琼腴 君子觞 壶中觞 壶中物 尊中物 忘忧物 忘忧君 销忧物 销忧药 消愁物扫愁帚 快活汤 钓诗钩 般若汤水棉袄 太和汤 泰和汤 东西玉玉东西 错煮水 错着水 错认水阿剌吉 里牵绵 另见:酒席 酒具 酒器 酒杯 斟酒 敬酒 劝酒 酒人 喝酒 酒醉 ☚ 烟 各种酒 ☛ 圣人 圣人圣 ☚ 贤才 有德的人 ☛ 各种食物酿的酒 各种食物酿的酒用米、麦或高粱等粮食酿的酒:醝 醙 醥(清醥) 圣(圣人;清圣) 烧(烧酒;烧刀;白烧;烧刀子) 沥清(清酒;清酤;清醴;清醪;清英;清杯;清酝;清尊;清斝;清醠) 澄觞 湑酒 白酒 白醝 白饮 白干 白杜 碧酒 玉友 秋露 火春 火酒 扁担酒 ☚ 酿的酒 各种用途的酒 ☛ 圣人shèng rén❶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荀子·性恶》:“故~~者,人之所积而致也。” 圣人中国古代道德人格的最高范型。最早出现于西周中后期。 《诗·大雅·桑柔》说:“维此圣人,瞻言百里;维彼愚人,复狂以喜。”后为儒家和道家所采用。儒家认为,圣人是比君子更为高级的道德人格范型。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至也” (《孟子·离娄上》)。 《中庸》认为合道为圣人,指出:“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荀子综合了前辈儒学家的思想,认为圣人是人伦的至极,他说:“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荀子·解蔽》)认为圣人是备道知极的人,“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荀子·哀公》)又综合了道家的观点,指出:“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悬天下之权称也。”(《荀子·正名》)道家认为,圣人是得道的人,《老子》2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81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认为得道的人依据自然的和社会的需要而行动,不人为地与人竞争。又认为圣人是天下人的楷模,《老子》22章:“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庄子认为,圣人是遵从自然界的完美而顺从自然的人,《庄子·知北游》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汉儒董仲舒认为,圣人是能够与自然界合一的人。他说:“唯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春秋繁露·玉英》)遵从自然规律的人就是圣人,他说: “行天德者,谓之圣人。”(《春秋繁露·威德所生》)《淮南子·汜沦训》认为圣人是制定道德法则的人,“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魏晋玄学家发挥这一思想,认为圣人是掌握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之人。阮籍说:“圣人明于天人之理,达于自然之分,通于治化之体。”(《通老论》)由于圣人懂得自然运行规律,所以他的活动不违反自然。王弼说:“圣人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故因而不为,顺而不施。”(《老子注》29章)宋儒认为,圣人确立道德律。周敦颐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太极图说》)“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通书》)圣人立法,并且自觉地依据这种道德律法而活动。程颐说:“圣人与理为一,无过不及,中而已矣。”(《遗书》卷22)圣人在中国古代道德学家那里,被认为是普通人进行道德修养时所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也是社会生活中符合道德要求的最高人格范型。 圣人见“使者”。 圣人 圣人古代对帝王的尊称。《礼记·大传》: “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也。” 王建《宫词》: “殿头传语金阶远,只进词来谢圣人 ” ☚ 殿下 圣上 ☛ 圣人谓才智德性超乎常人的人。儒家指集至善、至美、至真于一身的、道德品质最高尚者。《孟子 ·离娄上》:“圣人,人伦之至也。”《荀子·修身》:“齐明而不谄,圣人也。”后特指孔子为圣人。道家指超凡脱俗的神秘者。《老子·四十七章》:“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圣人聖人shèng rén❶睿智而无所不通之人。《赤水玄珠 · 序六》:“若悬河泻水而莫可底止,盖从事于圣人之道者,将不得谓之通于一乎。” 圣人sage;wise man 圣人通于神明之人。后世多用来指称人格品德最高之人。《说文》:“圣,通也。”《国语·楚语下》:“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天问》:“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先秦之所谓圣人皆指通人。 圣人❶品德最为高尚的人。佛教对佛祖、道教对上仙之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