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高句丽、百济、新罗的建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高句丽、百济、新罗的建国 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先后出现高句丽、百济和新罗,进入三足鼎立的三国时代。 约公元前5世纪,朝鲜北部形成古朝鲜国。公元前194年移居朝鲜的燕人卫满推翻古朝鲜政权,自立为王,统治今平壤一带。公元前108年汉武帝攻打朝鲜,在朝鲜北部设立乐浪等四郡。公元前37年在反对乐浪的斗争中,高句丽建国,创始人是高朱蒙。 在半岛南部有“三韩”部落联盟,即马韩、辰韩、弁韩。马韩在汉江下游,弁韩在洛东江下游,辰韩在庆州一带。公元前2世纪左右三韩形成“辰国”,有“辰王”,中心地区在今忠清南道之稷山。公元前后辰国瓦解,在其领土上形成百济、新罗等国。 公元前18年朱蒙次子温祚在马韩故地建百济,都慰礼城(汉城)。 新罗又名斯罗、斯卢、新卢,在半岛东南庆州一带建国。传说开国君主为朴赫居世(前57—4),统一六部,称“居西干”(王、贵人)。新罗实际建国最晚,约2世纪初形成国家。 427年高句丽长寿王(413—491)迁都平壤,深入半岛内部,有利于三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百济受高句丽压力,都城一再南迁:475年高句丽攻陷汉城,迁都熊津(忠清南道公州);538年再迁泗批(扶余),一度改国号为南扶余。新罗实行贵族民主制,由朴、昔、金三姓贵族交互继承王位。由于高句丽采取联合新罗反对百济的政策,新罗得以偏安东南,并于6世纪中叶夺取富庶的汉江流域,国势日强。 高句丽转而联合百济反对新罗。新罗向唐求援,双方联合灭百济和高句丽,三国时代结束。 关于三国的社会性质,从本世纪30年代起一直有奴隶社会说和封建社会说之争,各执一端,至今尚无定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