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凹凸技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凹凸技法 又称晕染法,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渊源于古代印度,由西域传来,画史上亦称“天竺遗法”。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中国画家一般皆平面图,至南朝梁时,画家张僧繇画一乘寺,开始采用凹凸画法。即先画线条轮廓,后施色,凸出者施色较浅,凹出者傅彩较深。于是,画面上始现立体状。唐代于阗画家尉迟乙僧及吴道子曾用此画法。敦煌莫高窟六朝至随唐时期的壁画,普遍采用的是这种技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