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茱萸
中药名。 出《千金·食治》。别名:藙, ,越椒, 子,艾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et Zucc.的果实。落叶乔木,高达15米。 生于山坡疏林内或旷地上,以及山麓溪流附近较为湿润的地方,喜肥厚的土壤。分布我国东南部。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味辛苦,性温,有毒。 温中燥湿,杀虫,止痛。治心腹冷痛,寒饮,泄泻,冷痢,湿痹,赤白带下,齿痛。内服:煎汤1.5~3克;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阴虚火旺者忌服。 ❶ 治脾泻:豆蔻2颗,米醋面调裹之,置灰中煨令黄焦,和面研末,更以炒 子末20克相和。又焦炒陈仓米为末,每用6克煎作饮,调前二物9克,旦、暮各1服(《普济方》)。 ❷ 治赤白带下: 子、石菖蒲等分,为末。 每日盐酒服6克(《经验方》)。 ❸ 治蛇咬毒:食茱萸20克,为末,冷水调,分为3服(《千金方》)。 ❹ 治中贼风,口偏不语者:食茱萸子1升,豆豉3升,以好酒5升合煮4、5沸,冷服半升,日3、4服,得汗便瘥。 ❺ 治皮肉痒痛:酒2升,水5升,食茱萸子半升。 煎取3升,去滓。 微暖,洗之。 ❻ 治脚气冲心:食茱萸和生姜汁饮之。(❹ 方以下出《食疗本草》)种子和果皮均含异虎耳草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