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
佛教名词。 与“渐悟”相对,俱指参悟佛理的方式与过程。“渐悟”谓须经长期修习始能达到佛教所谓“觉悟”;“顿悟”则主张佛理是不可分的整体,故对它的觉悟不能分阶段逐渐实现,而是一旦明白佛理,便突然觉悟。此说由晋、宋间高僧道生首创,后中国佛教各宗派看法不一,有的主张顿悟,有的主张渐悟,有的主张因顿修而渐悟,有的主张因顿悟而渐修,也有的主张法无顿、渐之分,全在各人机缘。 禅宗中北宗神秀主“渐悟”,南宗慧能主“顿悟”。后北宗不传,南宗一系五家七宗俱主“顿悟”,认为佛性本有,一旦妄念俱灭,即顿见佛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