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陶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陶鼓 瑶语叫蒙古。流行于广西大瑶山茶山瑶地区。是陶瓷烧成的,长约一米,空心,中间小、两头大,形似喇叭,用子牛皮经过加工修理好后,将牛皮蒙上两头碗大的口子,用铁箍固定,不让皮子移动错位,然后再用若干个“s”字形的铁钩,一头钩住铁箍、一头套上棕绳,两头对衬来回拉,绷紧,中间再用一条绳子拦腰而系,以加大紧度,这样便成了陶鼓,一头用手掌、一头握小棍击之。 陶鼓分公母两种,公的声音高昂、清脆、洪亮,母的声音温柔适中、音广,可传里余之遥。陶鼓既是民间娱乐的乐器,又是师公作法事仪式时的伴舞乐器。过去每逢过春节时,瑶民们都背著陶鼓爬上村边的高处,两人或多人用多只陶鼓,你来我往、有板有眼、有节有奏地对击或合奏,给节日的欢乐增添气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