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恩海姆,鲁道夫
【生卒】:1904— 【介绍】: 德国著名的美学家,完形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德国柏林,曾在柏林大学受教于韦特海默、柯勒等人,热心完形心理学理论。1940年因不满希特勒法西斯统治,去美国,曾任美国美学协会主席。 主要著作有《艺术与视知觉》(1954)、《视觉思维》(1969)等。他的研究重点是人的视知觉,以及这种视知觉与艺术的关系。 与其他的格式塔心理学家比,他的理论中多了一些理性思维的成分,认为一切知觉中都包含著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著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著创造。艺术这种直观创造的形式,自然也就是直觉与思维的共同创造,是观念及观念与物质显现的统一。在他的全部美学思想中,有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一个是表现,一个是象征。所谓表现,就是指艺术形式或知觉形式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它所表现的情感一方面与表现者的情感结构相一致,一方面又要唤起观者同样的感情结构。 如果说艺术形式是一个格式塔,那么这个格式塔的张力结构与作者和读者的心理的张力结构息息相通,它才具有表现性,才是好的艺术作品。所谓象征,与表现是同等层次的概念,只不过表现关系到人的情感,而象征则关系到人的观念。“如果一幅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事实中没有隐含著某种观念,我们就不能把它称为象征性的艺术。”他把艺术说成是表现性和象征性的统一,其实也就是把艺术说成是感情和理性的统一,即统一于不可分割的心理完形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