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阴虚发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阴虚发热 病证名。 指精血津液等耗损所致的虚热。见《丹溪心法·发热》。 《格致余论·恶寒非寒论·恶热非热论》:“阴虚则发热,夫阳在外为阴之卫。阴在内为阳之守。精神外驰,嗜欲无节,阴液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于肌表之间而恶热也。”《证治汇补·阴虚发热》:“有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阳气独盛,发热不止,向晚更甚,或饮食如常,头胀时作,脉洪数无力,视其舌大而色赤者,阴虚也,当滋真阴,宜地黄汤;若久而盗汗遗精,咳嗽毛枯,宜三才丸补水以匹火,是壮水之主,以镇阳光之义耳。”可见本证多由素体阴虚,或热证日久伤阴,或误用、过用温燥,导致阴液亏损,不能制火,阳亢乘阴,虚热内生。症见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失眠,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 治以滋阴清热。方选清骨散或青蒿鳖甲汤。 对阴虚发热,可根据脏腑阴虚偏甚的不同情况选方治疗。如心阴虚兼见心悸怔忡,手足心热甚,脉细数或促者,可用三甲复脉汤、天王补心丹;肝阴偏虚兼见眩晕,易惊,肌肉瞤动,胁肋疼痛者,可用归芍地黄汤;脾胃阴虚偏甚而兼见口干欲饮,不思饮食,大便燥结者,可用沙参麦冬汤、益胃汤;肺阴偏虚而兼见干咳,痰少,声嘶,咳血,鼻燥咽干者,可用清燥救肺汤、百合固金汤;肾阴偏虚而兼见腰酸膝软,咽痛,遗精,或脱发者,可用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然后根据发热情况,酌加柴胡、地骨皮、秦艽、白薇等品以清退虚热。见发热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