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长庆会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长庆会盟 又称“甥舅和盟”。 唐和吐蕃议界和盟事件之一。为唐蕃间最后一次会盟。平凉劫盟事件后,唐采取联合回鹘、南诏、大食以孤立吐蕃之策,多次击败吐蕃军队。 吐蕃内忧外患,国势渐衰,遂要求重新议界求和。长庆元年(吐蕃热巴坚赞普彝泰七年,821),吐蕃遣使至长安(今属陕西)与唐使盟于长安西郊王会寺(长庆会盟碑记为兴唐寺),定盟立约。次年,唐遣使赴蕃,与吐蕃复盟于逻些(今西藏拉萨),仪式极为隆重。 三年(吐蕃彝泰九年),唐蕃各于长安、逻些刻石立碑,载刻唐蕃友好关系和此次会盟经过及其意义。碑文对清水会盟所定唐蕃守界予以确定,并商定双方于缓冲地带交换驿使、驿马之原则,重申互不侵犯及保持和好的愿望。 此次会盟后,唐蕃间大规模军事冲突始告终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