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木荷
【名称出处】:《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概况】: 基源 为山茶科木荷属植物银木荷的树皮和根皮。 原植物 银木荷Schima argentea Pritz. 形态 乔木,高20~30m左右;小枝深紫或深褐色,幼枝有银白色绒毛。叶纸质或近革质,椭圆形,长7~14cm,宽2.5~5cm,全缘,下面有白色柔毛或后脱毛。花白色,通常4~6朵的伞状或总状花序,腋生或簇生小枝顶端,花梗上部稍下弯;萼片5,近圆形,外面及边缘有丝状毛;花瓣5,1片白色,兜形,其余4片下部略带红色,有丝状毛;雄蕊多数;子房有白色毛,柱头5裂。蒴果球形,木质,直径约1.5cm,5裂;种子长5~6mm,周围有宽翅。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60页.图344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900~3000m的山坡、林地。分布于湖南、广西和西南地区。 。【化学】: 含皂甙。 参考文献 化学学报 1978;36(3)∶229 【药性】: 性味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有毒。” 功效 驱虫。 主治 驱蛔虫、绦虫。农用可灭钉螺。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云南药用植物名录》:“治痢疾:银木荷适量,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