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葡首次战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葡首次战争 又称屯门之战。1521年至1522年中葡在香港地区发生的一次战争。1514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入东莞县屯门岛(现在香港境内),建立石碑,上刻葡萄牙国徽,在岛上建造房屋。之后,又设立军营,制造武器,以向中国内地入侵。1517年,葡人率舰队在屯门港强行登陆,又进入广东要求通商。葡人以战略要地屯门作据点,继续深入入侵的行动,引起了当地军民的反抗,由此爆发屯门之战。1521年四五月间,广东海道副使汪鋐率军进驻东莞南头镇,对屯门形成半圆形包围。6月15日,明军奉命进攻屯门,葡人虽据险逆战,但未能摆脱困境。战斗持续40天后,葡军伤亡惨重。此役历时一年之久。东莞人民为纪念汪鋐与何儒因驱葡有功,在南头镇修建了“汪公遗爱祠”。葡萄牙殖民者不甘心失败,于1522年4月又派军舰企图占领屯门。8月,中葡两军在新会西草湾附近对峙。中方拒绝葡殖民者重返屯门,双方发生激战。葡军作战凶悍,但广东海军总结上次战役实战经验,引进先进武器,实力大大加强。葡军被打败,最后突出重围逃走。屯门战役是葡萄牙向东扩张以来遭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它沉重打击了殖民者的嚣张气焰。这是中国人民在保卫祖国海疆的战争中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