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煎
【方源】: 《证类本草》卷十二引《孙真人食忌》。 【异名】: 金樱子膏(《明医指掌》卷七)。 【组成】: 金樱子 【用法】: 经霜后以竹夹子摘取,于大木臼中转杵却刺,勿损之,擘为两片,去其子,以水淘洗过,烂捣,入大锅,以水煎,不得绝火,煎约水耗半,取出澄滤过,仍重煎似稀饧。每服取一匙,用暖酒一盏调服。 【功用】: 补肾益精,固肠止泻,活血驻颜。 ❶ 《类证本草》引《孙真人食忌》: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 ❷ 《本草纲目》:活血驻颜。 ❸ 《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活血、添精、补髓。 ❹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补肾固精,理脾固肠。 【主治】: ❶ 《证类本草》引《孙真人食忌》:脾泄下痢。 ❷ 《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肝肾两亏引起的精神衰弱,小便不禁,梦遗滑精。 【方论选录】: 《证类本草》引沈存中:金樱子止遗泄,取其温且涩。世之用者,待红熟,取汁熬膏,大误也。红熟则却失本性,今取半黄时采用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