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犯罪
在我国刑法上指行为人在犯罪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目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故意犯罪分为两种:即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犯罪有两个特征:(1)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行为人主观上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例如,某甲想杀死某乙,他明知用枪射击某乙的头部会引起某乙死亡的结果,并目在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下,实施了射击行为,某甲的杀人行为就属于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犯罪也有两个特征:(1)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行为人主观上虽不希望,但却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例如,某丙与某丁有仇,欲放火烧某丁的住屋。他明知屋内有丁的老母卧病在床,放火烧房可能会把老人烧死,但他在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下,把房屋烧了,结果老人被烧死,某丙烧死老人的行为就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 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绝大部分是故意犯罪。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直接故意犯罪在量刑上比间接故意犯罪要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