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野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野芋 【名称出处】:《本草经集注》 【概况】: 异名 老芋(《植物名实考》),野芋头、红芋、野山芋(江西),红广菜(贵州)。 基源 为天南星科芋属植物野芋的块茎。 原植物 野芋Colocasia antiquorum Schott[Arum colocasia L.;Colocasia esculentum var.antiquorum(Schott)Hubbard et Rehder] 历史 本种《别录》首载:“种芋三年不采,成相芋。又别有野芋名老芋,形叶相似如一,根并杀人,人不识而食之,垂死者以土浆饮之,得活。”这说明了家芋Colocasia esculenta Schott与野芋“形叶相似如一”,但功效大不相同。《本草拾遗》进而强调了野芋的生境,云:“野芋,生溪涧,非人所种者,根叶(与芋)相类耳,入口毒人。”后来《纲目拾遗》比较全面地记栽了野芋的功效用途。他们各家所说的野芋均为本种。 形态 湿生草本。块茎球形,有多数须根;匍匐茎常从块茎基部外伸,长或短,具小球茎。叶柄肥厚,直立,长可达1.2m;叶片薄革质,表面略发亮,盾状卵形,基部心形,长达50crn以上;前裂片宽卵形,长稍胜于宽,Ⅰ级侧脉4~8对;后裂片卵形,钝,长约为前裂片的1/2、2/3~3/4甚至完全联合,基部弯缺为宽钝的三角形或圆形,基脉相交成30~40°的锐角。 花序柄比叶柄短许多。佛焰苞苍黄色,长15~25cm;管部淡绿色,长圆形,为檐部长的1/2~1/5。 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雌花序与不育雄花序等长,各长2~4cm;能育雄花序和附属器各长4~8cm。子房具极短的花柱。 生境与分布 常生长于林下阴湿处。也有栽培的。 分布于中国江南各省如江西、贵州。 。【生药】:采集 夏、秋季采挖,晒干。 【化学】: 含淀粉69.6%~73.7%、蛋白质1.75%~2.30%、脂类0.47~0.68[1,2,3]。 氨基酸[4,5]、有机酸[6]、草酸[7]、植酸盐[8]、甾醇[9]、胡萝卜素[10]、多糖[11]、α-半乳糖甙酶(α-Galactosidase)、氰甙[1]、原维生素A[12]、维生素B1、B2[13]、PP、烟酸、喹啉酸、胡芦巴碱(Trigonelline)[14]、维生素C[15],微量元素Ca、P、Zn、Cu、Mn、Mg、Na、K[16,17]等。并含二个新的双羟基甾醇(Dihydroxysterols)即14α-Methyl-5α-cholesta-9,24-diene-3β,7α-diol(1)和14α-Methyl-24-methylene-5α-cholesta-9,24-diene-3α,7α-diol(2)[18]。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44 [2] CA 1981;95:60043v [3] CA 1988;108:203506r [4] CA 1988;109:169293c [5] CA 1993;118:167929b [6] CA 1989;110:133838r [7] CA 1992;116:192888d [8] CA 1990;113:39045v [9] CA 1980;93:237544p [10] CA 1988;109:188889r [11] CA 1990;112:213969r [12] CA 1989;110:74101v [13] CA 1987;106:48910f [14] CA 1987;106:48947y [15] CA 1993;117:232476x [16] CA 1990;113;57766k [17] CA 1993;118:211983r [18] Ind J Pharm Sci 1991;53(3):98 【药性】: 性味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块茎:辛,平。有小毒。” 功效 块茎:宽肠胃,破宿血,去死肌,调中补虚,行气消胀,壮筋骨,益气力,并能祛暑热,止痛消炎。 主治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块茎:主治血热烦渴,头上软疖。” 用法用量 块茎:内服:煎汤,12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福建药物志》:“治荨麻疹:芋叶柄60g,老鼠耳根、红枣、红糖各30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❶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风热痰毒(急性颈淋巴结炎):野芋根1个,对称切开,用一块(切面向内),贴于患处,布条扎紧,初起者,可以消散。如局部发生红疹、灼热、发痒等反应,以龙胆紫药水涂搽,便可消失。” 陶弘景:“种芋三年不收,成相芋。又别于野芋名老芋,形叶相似如一,根并杀人,人不识而食之,垂死者,以土浆与欲之,得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