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康采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康采恩kāng cǎi’ēn某些国家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的联合组织。[德]Konzern。1948年《新知识辞典·补编》:“康采恩(Concern): 资本主义发展到高度阶段的一种独占形态,借垄断市场的手段,以达到获取独占利润的目的。” 康采恩译自德文Konern。由不同经济部门的众多企业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常由工业、贸易、银行、运输、保险等企业组成。以此垄断原料产场、销售市场及投资场所,进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康采恩成员企业形式上保持独立,但通过参与制常可被某一大企业或集团控制。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据此得以溶合。 康采恩 康采恩kangcaien参见“垄断组织”。 ☚ 托拉斯 垄断价格 ☛ 康采恩 康采恩以某个大银行或大工业企业为核心,通过金融控制把分属于不同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为企业集团而形成的一种垄断组织形式,它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一种最复杂的形式。参加康采恩的企业虽然保持独立,但实际上依附于康采恩中的核心企业。因此,通过康采恩这种垄断组织形式,大工业企业或大银行往往可以控制比它自身资本额大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许多企业,这样就能在经济上居于更强的优势地位,可以控制着工矿业、金融业、交通运输、商业和服务业等。许多康采恩早已越出国界,发展成为国际康采恩。康采恩的发展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金融资本形成及其实行统治的过程。 ☚ 寄售 商业汇票 ☛ 康采恩Konzern原意为多种企业集团。指把分属于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在一起,而以其中实力最雄厚的垄断企业为核心所组成的多种企业集团,它是垄断组织最复杂的一种形式。康采恩通常不仅包括不同工业部门的企业,而且包括运输业、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的企业。康采恩以金融控制为基础,其核心可以是大工业公司,也可以是大银行。这些大工业公司和大银行除了经营本身的业务外,同时又是持股公司;它们通过收买股票、参加董事会及其他财务上的联系,将参加康采恩的其他所有企业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样,通过康采恩这种垄断组织形式,大工业企业或大银行往往可以控制比本身的资本额大数十倍的许多企业,从而加强自身的垄断地位,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康采恩和以金融控制为基础的托拉斯的不同点在于:(1)参加托拉斯的企业大多是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而加入康采恩的企业则可以是各种不同部门的企业。(2)组成托拉斯的各个企业事实上已溶为一体,完全丧失其独立性;而组成康采恩的各个企业则在形式上保持其独立性,虽然其中的大多数企业实际上是受作为核心的大工业企业或大银行的直接控制的。(3)托拉斯是单独企业的联合;而康采恩的成员则既包括单独企业,也包括个人资本家和托拉斯。康采恩是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突出地体现了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溶合为金融资本的特点。康采恩出现的历史要比卡特尔、辛迪加、甚至托拉斯稍晚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极少数最大的康采恩曾统治了德国的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也出现了约20个大的康采恩,其中三井、三菱、安田、住友就是当时统治日本经济的四个最大的康采恩。与此同时,在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康采恩也有迅速的发展。 康采恩Konzern垄断组织形式之一。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组成。包括工业企业、贸易公司、银行、运输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旨在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参加康采恩的企业形式上保持独立,实际上受其中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家集团(一般是大银行资本家)通过参与制加以控制。它明显地表现出帝国主义时期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的特点。 康采恩德文konzern的音译,意为“多种企业集团”。垄断组织的一种更高级的形式。它的出现晚于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其主要特点是: (1) 在经营活动上,它是以实力最强的大企业或银行为核心,由不同部门的企业组成的垄断组织。一般包括数十个乃至成百个分属不同生产部门的企业。(2) 在组织结构上,为首的大工业企业或大金融机构除经营本身业务外,同时又是持股公司。它通过参与制控制一系列子公司,从而控制比它本身资本额大许多倍甚至数十倍的资本。康采恩由董事会领导,加入董事会者通常是那些持有最大股份的单位。日常业务活动则由董事会所属的理事会领导。康采恩的参加者仍保持形式上的独立。这一垄断组织形式突出地表现出帝国主义时代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为金融资本的特点,造成极少数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对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一形式的垄断组织曾统治过德国的经济,日本也出现过数十个康采恩。康采恩和托拉斯的主要区别在于: 前者由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组成,其成员仍保持形式上的独立性;后者则由生产同种产品或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组成,其成员丧失原有的独立性。托拉斯是各企业的垄断联合,康采恩则不仅包括各企业,还包括单个资本家和托拉斯组织。 康采恩资本主义的一种最复杂的垄断组织形式,是以实力最雄厚的大企业或大银行为核心联合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所组成的多种企业集团。康采恩通常包括有工业企业、银行、运输公司、贸易公司、保险公司和服务行业等许多不同部门的企业。参加康采恩的企业名义上都是独立的,但实际上为资本雄厚的大企业或大银行所控制。大企业或大银行通过购买股票参加董事会和其他财务上的关系,将参加康采恩的其他企业置于自己掌握之中,从而能够控制比自有资本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他人资本。因此,通过康采恩这种垄断组织,大企业和大银行,更能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保证在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康采恩 康采恩Concern德语“Konzern”的音译,原意为“多种企业集团”,是最复杂的一种垄断组织形式。它是以实力雄厚的大垄断企业或银行为核心,把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在一起的多种企业集团。企业范围包括10个至数百个矿业、工业、银行、贸易、保险、运输等,是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统治的最高组织形式。 ☚ 辛迪加 企业集团 ☛ 康采恩 康采恩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包括工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运输公司等企业。联合组成的一种垄断组织形式。目的是为了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材料产地及投资场所,以求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参加康采恩的企业在形式上虽然保持相应的独立,但实际上受其中有实力的、占统治地位的金融资本集团的控制。 ☚ 辛迪加 托拉斯 ☛ 康采恩 康采恩Concern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一种较复杂的高级形式。它是以某个实力最雄厚的大企业为核心,通过金融控制,把分属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为企业集团而形成的垄断组织联合。参加的企业在形式上保持着独立,在实际上依附于核心企业。金融寡头用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控制康采恩的核心企业,然后通过核心企业,用收买股票、参加董事会等办法来控制着其他企业,掌握和支配着比它自身大许多倍的他人资本,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在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中,一些康采恩发展为国际康采恩。它和其他垄断组织及局外企业存在着尖锐复杂的斗争;在其内部,为争夺控制权和领导地位及利润分配也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 托拉斯 国际垄断组织 ☛ 康采恩 康采恩德语“Konzern”的音译。原意为多种企业集团。资本主义的一种最复杂的垄断组织形式。它以实力最雄厚的大垄断企业或银行为核心,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组成,范围包括十个以至数百个矿业、工业、贸易、银行、保险、运输等企业,是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最高组织形式。金融寡头通过大银行或大工业企业,采用参与制掌握股票控制额,使其他参与者从属于自己,从而得以控制比其本身资本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资本,在经济上占居更有力的地位,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与托拉斯的主要区别是: 加入托拉斯的企业通常是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而加入康采恩的则可能是各种各类企业; 加入托拉斯的大都是单个资本家的企业,而康采恩既有单个资本家企业,又有集团资本家的垄断企业,如辛迪加、托拉斯; 联合为托拉斯的各个企业在法律、业务上完全丧失了独立性,已溶为一个大企业,而组成康采恩的各个企业在形式上保持其独立性。康采恩是在垄断资本的统治进一步加强的情况下出现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先后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德国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就为极少数康采恩所统治。美国经济的命脉曾操纵在摩根、洛克菲勒、梅隆、杜邦等财团手中。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约有20个大财团,其中当推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的金融资本最为雄厚。它们的势力控制着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世纪中叶以来康采恩发展变化的特点、趋势是: 各国金融资本集团的实力迅猛膨胀;财团的组织结构更加多样化; 财团间相互渗透,势力界限逐步模糊; 财团同国家政权的结合更加紧密; 财团的多样化经营和国际化更加扩大。(参见“托拉斯”) ☚ 托拉斯 竞争 ☛ 康采恩concern 康采恩concern; Konzern[德]; conglomerat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