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海椒
中药名。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别名:海茄子,岩海椒,观音莲,玉珊瑚。为茄科植物毛叶冬珊瑚Solanum capsicastrum Link的全草。 小灌木,高30~60厘米。 茎灰褐色,新枝绿色,幼枝、叶柄、叶下面及果梗均具星状柔毛或稍有柔毛。单叶互生;花1~2朵叶腋外生。 生于荒地、林边。分布四川、贵州;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有栽培。夏、秋季采,晒干。 味甘辛,性温,有小毒。《四川常用中草药》:“消积,利膈,下热毒。治风湿麻痹,湿热痒疮。 ”《贵州药植目录》:“治月家病,疔疮。”内服:煎汤,9~18克。 叶含毛叶冬珊瑚碱。其药理作用表现在:毛叶冬珊瑚碱有抗结核杆菌和肝炎双球菌的作用;在体外抑制结核杆菌的浓度为3毫克/毫升,作用不受血清的影响。 尚可作甾体的前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