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野大豆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野大豆藤

【概况】:

异名 野料豆(《饮片新参》)、穭豆、细黑豆(《本经逢原》),鹿霍(《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 为豆科大豆属植物豆的茎、叶和根。

原植物 豆Glycine soja Sieb.et Zicc.,又名野毛豆、乌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历史 本品以野毛豆名始载入《百草镜》,以鹿霍和饿马黄名见于《植物名实图考》,以豆名载于《救荒本草》。

余项参见“野料豆”条。

。【药性】:

性味 ❶ 《上海常用中草药》:“甘,微寒。”
❷ 《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淡。”
❸ 《全国中草药汇编》:“种子;甘,温。”

功效 滋养强壮,敛汗。

主治 盗汗,伤筋。

❶ 《救生苦海》:“治痘毒,连茎、根煅存性研末,麻油调敷。不问初起、日久、末溃、已溃。”
❷ 《新华本草纲要》:“用于自汗,盗汗,伤筋骨,消肿,无名肿毒,黄疸,小儿疳积,蜂蟹害。种子:用于头晕,目眩,风痹汗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120g。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广西赤脚医生 1977;(3):“治小儿肠炎:野大豆藤适量,水煎,趁热洗腹部,1日2次。”
❷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伤筋:鲜野大豆根、蛇葡萄根皮各适量,加酒糟或酒捣烂,烘热包敷患处。”
❸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盗汗:野大豆藤30~120g,红枣30~60g,加糖煮服。”

单方应用 ❶ 《湖南药物志》:“治自汗、盗汗,小儿消化不良:野大豆藤全草30~90g,水煎服。”
❷ 《湖南药物志》:“治胃痛,跌扭腰痛:野大豆根15g,水煎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