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辛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辛夷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辛矧、侯桃、房木(《本经》),新雉(《甘泉赋》),迎春(《纲目拾遗》),术笔花(《蜀本草》),毛辛夷、辛夷桃(《山西中药志》),姜朴花(《四川中药志》),木笔花(《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 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辛夷和玉兰的花蕾。 原植物 辛夷Magnoliia liliflora Desr.〔M.quinquepeta(Buchoz)Dandy〕,又名木兰(《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紫玉兰(《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玉兰M.denudate Desr.〔M.heptapeta(Buchoz)Dandy〕,又名白玉兰(《中药大辞典》)。 历史 本品《本经》列入上品。 陈藏器谓:“初发如笔头,北人呼为木笔,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春。”李时珍谓:“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 形态 辛夷为落叶大灌木,高达5m,常丛生。干皮灰白色,小枝紫褐色,枝条除梢端外,余均无毛;冬芽被淡灰绿色绢毛。 叶倒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长8~18cm,宽3~10cm,全缘,上面暗绿色,疏生柔毛,下面绿色,沿脉有柔毛;叶柄粗短。花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单生于枝顶,钟状,大形;花被片9,每3片排成1轮,最外轮花被片黄绿色,披针形,长2.3~3.3cm,其余的矩圆状倒卵形,外面紫红色,内面白色,长8~10cm;雄蕊多数,螺旋状著生于伸长的花托下部:心皮多数,离生,著生于花托上部,花柱1,顶端尖,微弯。 聚合果矩圆形,长7~10cm,淡褐色;蓇葖果顶端有时稍弯曲。花期2~5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788页.图1575) 生境与分布 原产于湖北、安徽、浙江、福建一带。现中国各地栽培。 玉兰 落叶乔木,高达15m。小枝淡灰褐色,有毛;冬芽密生灰绿黄长绒毛。 叶倒卵形至倒卵状矩圆形,先端突尖,基部楔形,长10~18cm,宽6~10cm,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被灰白色柔毛;叶柄短。花大先叶开放,单生枝顶,白色,有芳香;花被片9,3轮矩圆状倒卵形;雄蕊多数;心皮多数,离生,均螺旋状著生于伸长的花托上。聚合果圆筒形,长8~12cm,淡褐色;蓇葖果顶端圆形。花期2~3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786页.图1572) 生境与分布 野生于阔叶林中。分布于中国华东,陕西、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现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生药】: 栽培 适于温暖气候。 宜在向阳、土质肥沃而深厚的砂质壤土种植。用种子繁殖,于早春或晚秋播种。 播前须将种子浸泡温水中3~5天,搓去油皮;然后按1∶2的种子和泥砂进行层积处理,经常保持湿润。 待种子裂口出现时播种,按行距26cm左右开沟条播,深2~3m。 播后覆土浇水,1个月左右出苗。培育2年后即可移栽,按行株距各2~3cm进行穴栽。也可在夏、秋季,选取二年生健壮枝条,截成50~70cm长的插条,在雨天或阴天插入苗床,深为30cm以上,成活后移栽。栽种后,注意中耕除草、施肥等培育管理。 采集 早春花蕾未放时采摘,剪去枝梗,晒干。药材主产于河南、四川、安徽、浙江、陕西、湖北,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 鉴别 花蕾 长卵形,似毛笔头,有的基部具短梗,长1.5~3cm,直径1~1.5cm。苞片2~3层,每层2片,两层苞片之间有小鳞芽,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茸毛,内表面棕紫色或棕褐色,无毛。 剥去苞片,可见小形萼片3片与花瓣6片,或萼片与花瓣大小相似,轮状排列,每轮3片。除去花被,内有多数棕黄色或黄绿色的雄蕊和雌蕊,呈螺旋状排列。 体轻、质脆。 有特异的香气,味辛而稍苦。 以完整、内瓣紧密、香气浓者为佳。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辛夷花蕾含挥发油0.26%,油中主要成分为α-蒎烯[1],还含生物碱(C17H19O3N)[2]。 玉兰花蕾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橙花叔醇((+)-Nerolidol))、桉叶素、β-石竹烯、α-松油烯等[1]。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8 [2] 药学杂志(日) 1965;85(7):570。 【药理】: ❶ 对心血管作用 以辛夷花苞干燥粉末的水醇提取物对麻醉动物(狗、猫、兔、大鼠)iv、ip、im均有降压作用。 im对未麻醉狗也出现降压作用。1.0g/kg(按生药计算)时降低血压约40%以上。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大鼠亦出现降压作用,对肾性高血压的狗则效果不明显,但对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狗则有明显的降压效果[1.2]。降压成分在去油水溶液中转溶于乙醚之部分[2]。 在降压原理方面,与中枢神经系统似无甚关系,而是直接抑制心脏,特别是扩张血管以及神经节阻断作用。口服时降压作用不明显,可能因有效成分不易被吸收的缘故[1]。 根含木兰花碱,故有降压作用。 ❸ 其它 15%~30%辛夷煎剂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5]。日本产辛夷(M.kobus)对淋巴球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在体外、体内(小鼠sc其煎剂)均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6]。 毒性 经测定,辛夷花苞干燥粉末水醇提取物对大鼠ip的LD50为22.5±0.96g/kg,对小鼠为19.9±0.25g/kg[1] 参考文献 [1] 湖南医学院学报 中医中药专辑 1958:117 [2] 南京第一医学院学报 1960;(2):99 [3] 药学杂志(日) 1965;85(7):570 [4] 中华医学杂志 1956;42(10):969 [5]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58;3(6):210 [6] Proc Soc Exp Biol Med 1966;122 (1):280。 。【药性】: 性味 辛,温 ❶ 《本经》:“辛,温。” 归经 入肺、胃经。 ❶ 《纲目》:“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功效 祛风,通窍。 主治 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 ❶ 《本经》:“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 ” 面脂用,主光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塞鼻或水浸蒸馏滴鼻。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服。 ❶ 《本草经集注》:“川芎为之使。恶五石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 配伍应用 ❶ 配苍耳子,治头痛,鼻塞,声重,鼻炎,鼻渊,齿痛等症。 ❷ 配白芷,治面部抽痛,面上生疮。 ❺ 配菊花、茜草,治上颌窦炎有显著疗效。 ❻ 配川黄连、连翘,治鼻内作胀或生疮。 ❿ 配苍耳子、荆芥、黄芩,治鼻窦炎,或慢性鼻炎。 ⑾配桑枝、桂枝、松节、红花,治关节不利。 ⑿配鹅不食草、苍耳子、白芷、薄荷、梅片为细末,用少许吹鼻内,治鼻塞不闻香臭,鼻炎,鼻窦炎等。 方选和验方 ❶ 辛夷丸(《证治准绳·类方》)治头风,鼻流白色粘液者(慢性鼻窦炎):辛夷、南星(姜制)、半夏(姜制)、苍术(米泔浸)、黄芩(酒炒)、川芎、黄柏(炒焦)、滑石、牡蛎(煅)各等份。 上药研末,糊丸。薄荷汤送下。 每服6g,饭后茶水调服。 上药晒干,研为细末。每服6g,饭后葱茶清调服。 (禁忌:鼻渊久治不愈,转为虚证者不宜使用。 )❹ 川芎散(《证治准绳》)治鼻内塞不通,不得喘息:辛夷、川芎各30g,细辛(去苗)23g,木通15g。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绵裹塞鼻中湿则易之。 5~7日瘥。 上药用水400ml,煎至320ml,饭后服。外以硇砂散逐日点鼻。(禁忌:服药期间及初愈后,应断厚味,戒急暴,省房欲。)❼ 辛夷膏(《普济方》)治鼻孔窒塞,香臭不闻,妨闷疼痛:辛夷30g,白芷、川芎、木通各15g,当归、细辛、莽草各23g。上药细锉,以猪脂500g,煎令白芷色黄,绵滤去滓,盛于不津器中。候冷,绵裹枣核大,纳鼻中,1日换3次。 ❽ 《疡医大全》:“治鼻漏,鼻孔中长出一块:辛夷(去毛)、桑白皮(蜜炙)各120g,栀子30g,枳实、桔梗、白芷各60g。上为细末。每服6g,淡萝卜汤调服。” ” ” ⑾《本草汇言》:“治齿牙作痛,或肿或牙龈浮烂:辛夷30g,蛇床子60g,青盐15g。共为末掺之。 ” ⑿《缪氏方选》:“治鼻内作胀或生疮(此系酒毒者多):辛夷30g,川黄连15g,连翘60g。俱微炒,研为末。 饭后服9g,白汤下。” ⒀《梅氏验方新编》:“治鼻塞不知香味:辛夷、皂角、石菖蒲等份。为末。绵裹塞鼻中。” ⒁广东《中草药处方选编》:“治鼻炎、鼻窦炎:辛夷4份,鹅不食草1份。用水浸泡4~8小时后蒸馏,取芳香水,滴鼻。” ⒂加味“辛夷散”(新中医 1977;(5))治副鼻窦炎:辛夷、赤芍、白芷、桔梗、防风、苍耳子各9g,细辛、薄荷、川芎各3g,黄芩、甘草各6g,双花、苡米各30g。加减:上午头痛者加生黄芪18g;下午头痛者加当归12g;痛疼日久,面色 ⒃鼻炎灵(新中医 1981;(11))治鼻粘膜充血,或干燥萎缩,鼻塞流涕,嗅觉失灵等:辛夷、白芷、苍耳子(砸裂纹)各60g,冰片粉6g,薄荷霜5g,芝麻油500ml,液状石蜡1000ml。将芝麻油、苍耳子、白芷、辛夷同放锅内,浸泡24小时,加热,待上药炸成黑黄色捞出,下冰片粉、薄荷霜、液状石蜡搅匀,冷却后过滤,分装滴瓶内备用。 滴鼻,每次滴1~2滴,日滴1~2次。 ⒄鼻炎丸(中医杂志 1983;(10))治慢性鼻炎、鼻窦炎:辛夷15g,柴胡、菊花、薄荷、蔓荆子、防风、芥穗、黄芩、桔梗、川芎、白芷、枳壳各10g,牛角100g,细辛、龙胆草各5g。 共为细末做蜜丸,每丸重35g。日服2~3次,每次1~2丸。小儿酌减,孕妇慎服。 ⒅复方辛夷液(四川中医 1983;(4))治上颌窦炎:辛夷、柴胡各30g,川乌、草乌各10g,细辛、肉桂、良姜、荜茇各20g。 上药用水蒸馏,第1次收集馏液2000ml,第2次收集馏液800ml,余液浓缩后加95%。乙醇适量,冷藏24小时,过滤回收乙醇,加蒸馏水至200ml,与第2次蒸馏液合并共制1000ml,分装10ml滴瓶备用。 滴鼻1日3~4次。 ⒆复方辛夷注射液(河北中医 1990;(3))治鼻炎、鼻窦炎:辛夷200g,菊花100g,氯化钠5.5g,吐温-80 1%,苯甲醇1%,蒸馏水适量,共配1500ml。肌注每次4ml,1日2次。 单方应用 ❶ 《安徽中草药》:“治鼻炎、鼻窦炎:辛夷4.5g,煎服。” 每用1次上颌窦穿刺冲洗,用穿刺针注入2%辛夷油2ml。 ❽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12)治过敏性鼻炎:辛夷剪碎,浸泡12~24小时,蒸馏。辛夷30g,加蒸馏水100ml制成30%辛夷注射液。 按注射液制备程序分装,每安瓿2ml。 以1%狄卡因麻黄素棉麻醉收敛双侧下鼻甲前端3~5分钟。取辛夷注射液2ml,每侧下鼻甲前端粘膜下各注入1ml,放入棉球压迫半小时后取出。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食疗 《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治鼻炎、鼻窦炎:辛夷9g,鸡蛋3个。同煮,吃蛋饮汤。 ”。 【医药家论述】: ❶ 陈士铎《本草新编》:“辛夷,通窍而上走于脑舍,(治)鼻塞鼻渊之症,无他用,存之以备用可耳。且辛散之物多用,则真气有伤,可暂用而不可久用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