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辊面胶层对辊筒中高的影响计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辊面胶层对辊筒中高的影响计算 【说明】 在多数纸机的每个压区中几乎总是有一个包覆有橡胶面层的辊筒,而在计算压辊的挠度与中高度时又多数不考虑其胶层的存在,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因为辊面胶层在正中横截面上与辊面两端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挤压。为此,这就需要补偿,以求更符合于压区的实际情况。对此,加莱脱(F.A.Garrett)提出了一个经验公式,他认为包胶压榨辊必须还要加入一个附加的中高度Kb,之后,把Kb加到原计算所得的中高度K上去,再把(K+Kb)的总中高度分配给构成压区的两个辊筒。但分配时主张对辊面较软的辊筒以较大的中高度(约占55~70%),对硬辊则分配较小的中高度(约占30~45%)。 【公式】 K总=K+Kb (1-15-410) 式中 K总——压辊总中高度(m) K——不包胶时压辊总中高度(m) Kb——包胶后附加中高度(m) D——辊面胶层用1/8in钢球测得的硬度(P&J度) fmax——有胶层的压榨辊的计算最大挠度(in) 【注意】 包胶压榨辊的中高度还可用周长中高度表示(见式1-15-392);式1-15-411为一英制单位,所得结果应注意换算(1in=0.0254m)。 Ke=π(D-D。) (1-15-392)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