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投无路
[结构] 补充式。 [释义] 无路可走。形容极其困难,陷入绝境。投:投奔。 [出处] 唐·杨谭《兵部奏桂州破西原贼露布》:“左右夹攻,飞走无路。”元·杨显之《临江驿潇湘秋夜雨》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酆都。” [功能、例句] ❶ 作补语。刘绍棠《榆钱饭》:“支部书记和大队长被逼得走投无路,恨不能钻进灶膛里,从烟囱里爬出去,逃到九霄云外。” ❷ 作定语。 鲁迅《〈呐喊〉自序》:“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 [附条] ❶ “走投没路”。《水浒传》六一回。 ❷ “走投”。 宋·范成大《初发桂林……》。 [同义] 穷途末路 日暮途穷 山穷水尽 [反义] 绝处逢生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