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T细胞
辅助(性)T细胞(TH)是T细胞的亚群之一,具有表面抗原Ly1。它也是功能名称,通常指一类具有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能力的T细胞亚群。过去也称抗原反应细胞。TH在形态上属小淋巴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与其他淋巴细胞区别。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以及脾脏、淋巴结等外周免疫器官中。在正常机体的外周血中,约占T细胞总数的1/3。
TH属于Ly1+抗原亚群,由Ly1,2,3+亚群进一步分化而来。细胞膜表面有少量IgM样免疫球蛋白分子(IgT或IgX),可能是TH的抗原识别受体,参与抗体应答中T-B细胞的协同作用。此外,有人认为TH膜表面表达出受控于MHC中Ir基因的Ia抗原,而Ia抗原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有关。
在对胸腺依赖性抗原的抗体应答中,TH担负协助抗体形成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关于TH的协同机制学说较多,其中比较公认的为双信号激活学说。该学说认为B细胞具有识别抗原分子中决定簇的受体,当决定簇与B细胞结合后,产生第一信号。TH与抗原分子的载体部分结合,结合后可释放第二信号; 也有认为结合了抗原的巨噬细胞可释放第二信号。第二信号又叫启动信号,可能是一些作用于B细胞膜上的特异性的或非特异性的可溶性协助因子。如此实现双信号激活才能激活B细胞分化增殖,最后产生相应抗体。
一般地说,对于多数天然抗原如血清蛋白,动物红细胞的抗体应答依赖TH,而对于脂多糖、内毒素、肺炎球菌多糖以及一些简单结构物质的聚合抗原,抗体应答不依赖TH; IgG、IgE的产生需要TH,而IgM的产生不需要; 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需要TH,而低亲和力的抗体不需要;二次免疫应答依赖TH,而初次免疫应答则不依赖。在特异性抗原、同种细胞和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的刺激下,TH释放出多种可溶性介质。这些介质具有替代TH协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性质,称为辅助因子。文献中报道的辅助因子种类繁多,理化性质各异,但按其作用可分为两大类:
❶抗原特异性辅助因子: 受特异性抗原刺激而产生,作为激活B细胞的第二信号,协助B细胞产生针对该抗原的对应抗体。许多研究者认为,抗原特异性辅助因子实际上是从TH膜上脱落下来的IgT-抗原复合物。
❷非特异性辅助因子: 由同种细胞和有丝分裂原刺激产生,具有激活多株B细胞的性质。
TH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协助细胞免疫应答。例如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TH识别靶细胞膜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区基因编码的抗原分子,分化增殖,释放扩大因子,加强细胞毒T细胞对靶细胞的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