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贝利迪西(Pelidisi)指数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贝利迪西(Pelidisi)指数法

该方法是1916年由皮尔夸特(Piriguot)提出的。

其表达式为:

。皮尔夸特认为,坐高与体重的立方根有关,食物营养的吸收与肠面积有关,而肠面积又与坐高有关,因此可以用体重的立方根与坐高之比来判断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

从不同年龄的这个指数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男女儿童从9岁开始,随年龄的增长该指数普遍增大,20岁左右趋于稳定。

男孩12岁以后,该指数值增长缓慢,14至17岁略有下降,之后又缓慢增长。

18至25岁的男青年平均为90.7,女青年平均为92.7。男女指数均值曲线在13岁形成交叉。交叉前,男孩大于女孩,交叉后,女孩明显大于男孩。15岁以后,该指数的性别差异更为显著。这可能与女孩青春期发胖、皮下脂肪增多有关。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其贝利迪西指数值随身高增长而减小。同性别、同年龄的城乡学生相比,乡村学生的该指数平均值都大于城市学生。

日本学者鹤见·中楯在研究贝利迪西指数法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人种体型的特点,认为用二分之一身高代替坐高更能反映出地区和人种的差异。

其表达式为:

。该表达式又称为鹤见·中楯营养指数。其指数值在100以上为优,97-99为良,90-96为中,90以下为差。中国人和日本人相比,同性别、同年龄的贝利迪西指数均值低于日本人。欧洲人把贝利迪西指数高于105以上者视为肥胖,94以下者视为瘦弱。这个标准不适于中国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