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调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调腔 又名“绍兴高调”、“新昌高腔”。 中国戏曲剧种。该称谓最早见于明末张岱《陶庵梦忆》。清末以群玉班及新群玉班最著名。1937年以前,主要流布在浙东绍兴、萧山、上虞、余姚、嵊县、新昌、宁海、天台一带。 唱腔为曲牌联套体。唱时每句句尾采用帮腔,均由乐队以人声帮和。初不用管弦,只以打击乐伴奏。后受当地昆腔及乱弹剧种影响,在极少数折子戏中增加笛子及板胡伴奏。 1954年,成立新昌新艺剧团(今新昌高腔剧团前身)和宁海平调剧团,积极培养青年演员。收集整理的传统剧目有《北西厢》中6出,《琵琶记》中21出,《玉簪记》中4出,《牡丹亭》中8出,《拜月亭》中4出,《白兔记》中6出,《吕蒙正》中8出,《荆钗记》中9出,《赐马斩颜良》及《三关斩卞》等出。 调腔长期以来少受外来影响,至今保留其固有特色。对研究余姚腔具有一定价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