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言不尽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言不尽意

庄子关于言与意关系的哲学命题。

语出《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

为其贵非所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

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认为,言辞只能表达事物的“形色名声”,而不能完全表达对事物产生的意念(即人们对事物内在本质规律特性的认识和掌握)。

因为“意有所随”(随即从),“意之所随者”是“道”,而“道”非声非色,无形无名,大则天地之间,小则草木之微,故只可意会,不可以言传说。后人把庄子的这一看法概括为“言不尽意”。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虽未免失之片面,过于重意轻言,但他指出了以辞达意,并非易事。这一点,对后人启发很大。

六朝陆机、刘勰、萧子显等人,均以“言不尽意”来论述语言表达难,亦因此而强调语言表达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陆机在《文赋》中云:“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

”从另一个角度看,“言不尽意”又是一个很好的美学命题。它可以启发诗人、艺术家,去追求言外之意、文外之美、象外之境,在艺术创作中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唐司空图的“韵外之致”,宋苏轼的“妙在笔画之外”等等,均与“言不尽意”说有关。这是庄子所始料不及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