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见 印度哲学和宗教术语。 巴利文为ditthi,原意为见解、思想、观点等,引申为哲学体系、哲学主义等等。佛教一般泛指“错误”的见解。《大毗婆沙论》卷95概括为观视(观察境界)、决度(形成判断)、坚执(固执己见)、深入(深化认识)四义。 常用的还有邪见(否认因果理论)、我见(妄执于我)、常见(执著身心常住)、断见(执著身心断灭)、戒禁取见(也称戒盗见,实行“错误”的戒律)、果盗见(误认错误行为带来的结果为正确)、疑见(怀疑佛教“真理”)、贪见、恚见、无明见等“十见”。 此外,与佛陀同时代的佛教以外思想家所持的62种“异说”,称“六十二见”。耆那教经典称有异端363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