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草
【概况】: 异名 蜂巢草(广东),绣球防风(广西),打毒金(《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唇形科绣球防风属植物皱面草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 绉面草Leucas zeylanica(L.)R.Br.(Phlomis zeylanica L.) 形态 直立或上升草本。 茎高30~80cm,密被贴生倒向金黄色长硬毛。 叶柄长0.6~1cm,毛被同茎;叶片卵状披针形,长6~9cm,上面绿色,下面较淡,两面疏生糙伏毛。 轮伞花序著生于枝条顶端,圆球状,直径2~2.5cm,多花密集,密被刚毛,其下承以多数密集的苞片,边缘有刚毛,先端微刺状,花萼管状,先端略收缩,全部密生刚毛,脉10,明显突出,萼口偏斜,齿10,先端成硬刺。花冠白色,管筒长约0.8cm,冠檐二唇形,上唇盔形,下唇3裂,中裂片长而大,侧裂片很小。 雄蕊4,内藏,药室极叉开;花柱先端不等2浅裂。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长约2mm,褐色,光滑。 花果期全年。(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646页.图524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m左右的田边,空矿潮湿地或砂质草地上。 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海南。毛里求斯、印度、锡金、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有。 。【药性】: 性味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辛,温。” 功效 解表,化痰止咳,通经,明目。 主治 感冒,咳嗽,哮喘,百日咳,闭经,夜盲症,疥癣。 ❶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驱风解表,止咳化痰。治感冒,咳嗽,风火牙痛,肠胃不适,百日咳。 ” ❷ 《文山中草药》:“解表止咳,明目通经。治感冒,头痛,身痛,支气管哮喘,闭经,消化不良,夜盲症。” ❸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治疥癣,皮肤病。” ❹ 《全国中草药汇编》:“感冒,头痛,牙痛,咳嗽,咽喉炎,百日咳,支气管哮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急性支气管炎:蜂窝草、车前草、刺桐皮各12g,华千金藤9g,红糖适量。水煎2次,浓缩成30ml,3次分服。” ❷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百日咳:蜂窝草12g,野甘草(冰糖草)9g,百部、天冬各15g,鹅不食草6g,水煎加糖适量,分2~3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