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蚱蝉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蚱蝉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鸣蜩, 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的全虫。 雄虫体长而宽大,长4.4~4.8厘米,翅展12.5厘米,雌虫稍短;黑色,有光泽。头部横宽,中央向下凹陷;复眼一对,大而横宽。生活史长,一个世代要经12~13年。 若虫进入土内,吸取树根汁液,经几次蜕皮羽化为成虫。成虫多栖于柳、杨、枫杨及苹果、梨、桃、杏等阔叶树木上。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本昆虫的蜕壳(蝉蜕)亦供药用。6~7月间捕捉,捕得后蒸死,晒干。味咸甘,性寒。 入手太阴、足厥阴经。清热,熄风,镇惊。 治小儿惊风,癫痫,夜啼。《神农本草经》:“主小儿惊痫,夜啼,癫痫,寒热。”《药性论》:“主小儿惊哭不止,杀疳虫,去壮热,治肠中幽幽作声。”《唐本草》:“主小儿痫绝不能言。”内服:煎汤1~3个;或入丸、散。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