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即使死去,仍然如同活著时一样。 旧时多用作感恩戴德的客套话。又比喻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无所遗憾。 《三国志·吴志·孙登传》:“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唐·元稹《莺莺传》:“倘仁人用心,俯遂幽眇,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明·袁宏道《去吴七牍·乞归稿一》:“伏乞俯赐题请,俾得照例休致,使职得早还乡里,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宋书·谢晦传》:“晦又上表曰:‘臣诚短劣,在国忘身,将长驱电扫,直入石头,枭翦元凶,诛夷首恶……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也作【虽死之年,犹生之日】。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想死事诸公,当亦谓虽死之年,犹生之日耳。” 也简作❶ 【虽死犹生】。《魏书·咸阳王禧传》:“若与殿下同命,虽死犹生。”明·方孝孺《豫让论》:“(智)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若然,则(豫)让虽死犹生也。 ”梁启超《志士箴言》:“人人有必死之日,而人人偏有畏死之心,终日侥幸于有生不死,而绝不思夫虽死犹生,以故生则未可知,而死则竟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