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
【名称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概况】: 异名 龙爪菜、锯菜(《昆明常用草药》)。 基源 为蕨科蕨属植物蕨菜的根状茎。 原植物 蕨菜Pteridium excelsurn(Bl.)Ching 形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100cm。根状茎斜升,被浅棕色或棕色短鳞毛,老时部分脱落;根疏生,较短。 叶柄长15~25cm,基部棕色,被浅棕色绒毛;叶片革质,轮廓呈阔卵形至三角形,长10~20cm,二~三回羽状复叶,叶轴上端及羽轴均被鳞毛;小羽片互生,线状披针形,长约4cm,末回羽片狭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微上弯,上面草绿色,稍有光泽,背面灰绿色,密被白色绒毛。 孢子囊群棕色,沿末回羽片边缘著生。(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605页.5465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草丛及路边。分布于云南。 。【生药】: 采集 秋、冬季采收根状茎,除去泥杂及须根,洗净,切段,晒干。 【药性】: 性味 微涩,平。 功效 解疮毒。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青岛中草药手册》:“治泻痢腹痛:蕨菜根120g,加红糖60g,分2次冲服。” ❷ 《青岛中草药手册》:“治脱肛:蕨菜3~6g,煎汤1日分2~3次服。” ❸ 《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治烫伤:蕨菜晒干研末,调菜油外涂。” ❹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疮毒:蕨菜9~15g,煎服,外用适量,捣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