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菊花黄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菊花黄连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异名 野芹菜、岩黄连(《全国中草药汇编》),土黄连、鸡爪莲(《广西中药志》),深山黄堇(《新华本草纲要》)。 基源 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深山黄堇的根及全草。 原植物 深山黄堇Corydalis pallida(Thunb.)Pers.,又名水黄连(河南),鸡粪草(浙江)。 形态 一年生草本,植株高30~90cm,秃净而多分枝。 茎淡绿色,有时带褐红色,多少肉质。 二~三回羽状复叶,长15~20cm,小叶近卵形,长1.5~2.5cm,分裂或有不规则缺齿,背面多为粉绿色。总状花序长达25cm,具披针状长圆形苞片,长3~5mm;花萼2,细小;花瓣4,上瓣长1.5~1.8cm,后部有6~8长的距;雄蕊6,2体;雌蕊1,柱头2裂。 蒴果串珠状,长2.5~3.5cm。种子黑色,球形,表面密生圆锥状小突起。 花期3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012页.4132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丘陵山地林下或沟边潮湿处。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 【生药】: 采集 春季采挖根,切除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药材产于广西。 鉴别 根细圆锥形或细圆柱形,稍弯曲,少分枝,长6~10cm,直径0.5~1c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有纵沟及致密的横皱纹,有时有点状突起的细根痕,顶端有叶痕。 质脆,易折断,断面鲜黄色。 味极苦。 贮藏 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涩,性寒。有毒。” 功效 清热解毒,杀虫。 主治 痈疮,热疖,无名肿毒,风火眼痛。 《新华本草纲要》:“用于热毒痈疮,无名肿毒,皮肤顽癣,红痢,痔疮,急腹痛,结合膜炎,白斑,化脓性中耳炎。” 用法用量 外用:用根研粉涂患处,或捣敷。 使用注意 忌内服。 《广西中药志》:“阴疽,寒湿流注勿用。”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广西中药志》:“治风火眼痛:深山黄堇(即菊花黄连)根10g,枸杞菜叶10g。捣烂加乳汁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