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苍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苍术 【概况】: 异名 赤术(《别录》),马蓟(《说文系传》),青术(张衮《水南翰记》),仙术(《纲目》),南苍术(《中药志》),茅术(江苏),枪头菜(东北)。 基源 为菊科苍术属植物苍术、北苍术、关苍术或朝鲜苍术的根茎。 原植物 正品苍术一般指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Atractylis lancea Thunb.)和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Bunge)Koidz.[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var.chinensis(Bunge)Kitam.]。 部分地区还用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ex Kitam.[Atractylis japonica(Koidz.)Kitag.]及朝鲜苍术Atractylodes coreana(Nakai)Kitam.(Atractylis coreana Nakai)。作苍术药用。 历史 苍术为常用中药。据1663年张隐庵《本草崇源》记载:“《本经》未分苍白,而仲景伤寒方中皆用白术,金匮方中又用赤术,至陶弘景《别录》则分为二,须知赤白之分始于仲祖,非弘景所分之也。”由此可知苍术和白术分别应用的历史已久。商品苍术常分南苍术和北苍术(含关苍术)。 《中国药典》1963年、1977年、1985年及1990年4版苍术项原植物均收苍术和北苍术,而实际供药用的原植物则为上述所列4种。 经分析商品药材所含挥发油,中国各地所产苍术,由南向北,含量依次递减,从原植物种类来说,也以江苏产的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含量最高,而尤以茅术最优,这与许多古代本草所述一致。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块状。茎直立。 高15~100cm,单生或少数簇生,不分枝或少有自下部分枝,疏被蛛丝毛或无毛。叶几无柄或叶基渐狭成达3.5cm的叶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椭圆形,长3~5.5cm,宽1~1.5cm,顶端渐尖,基部扩大半抱茎或渐狭,边缘有刺状锯齿,叶脉隆起;茎下部叶常3裂,顶裂片特大,卵形,两侧裂片较小,顶端尖。 头状花序单生茎枝顶;总苞钟状,直径1~1.5cm,苞叶针刺状羽状全裂或深裂;总苞片5~7层,外层及最外层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6mm,中层长卵形至椭圆形,长6~10mm,内层线状长椭圆形或线形,长11~12mm;全部总苞片顶端钝或圆形,边缘有稀疏的蛛丝毛,中内层和内层上部有时变紫红色;花冠管状,白色或稍带红色,顶端5裂,裂片线形。瘦果倒卵圆形,被稠密的顺向贴伏长直毛,白色;冠毛羽毛状,长7~8mm,褐色或污白色,基部连合成环。 花果期6~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601页.图6615)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灌丛或草丛中。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区。 北苍术与苍术主要区别为叶片宽1.5~2.5cm,茎下部叶常3~5羽状深裂或浅裂;瘦果密生银白色柔毛。花果期6~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第602页.图6618)生于山坡林下或草地。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山东、河南、陕西等地。朝鲜、原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关苍术与苍术和北苍术主要区别为,根状茎横走。叶片3~5羽状全裂或深裂,叶薄纸质。花果期8~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601页.图6616)生于海拔200~800m的山坡林下或林缘。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日本也有分布。 朝鲜苍术与上述3种主要区别为:叶片不分裂,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质地较厚,纸质或厚纸质,叶最宽处在叶片下部或中部。花果期7~9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602页.图6617)生于海拔200~700m的山坡灌丛、林下或干燥山坡。分布于辽宁、吉林和山东。 朝鲜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 宜温和干燥的环境,能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用种子繁殖,在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育苗,按行距27~30cm开浅沟条播,深2~3cm,每亩用种量3kg左右。播后覆土盖草,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揭草,进行除草、松土、追肥等管理。至第2年春季出圃移栽,按行株距30×13cm条栽或穴栽。 亦可分株繁殖,于春季挖取根茎,分割成数段,每段应有1~3个芽,进行穴栽,生长期间勤除草,结合中耕进行追肥与培土,用人畜粪水、堆肥、草木灰或化肥追施3~4次。雨季注意排水。 虫害有蚜虫,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采集 春、秋季均可采挖,以秋季为好。 挖取根茎后,除去残茎、细根及泥土,晒干。 南苍术主产于江苏句容、镇江、溧水,湖北襄阳、南樟,河南桐柏、唐河。浙江、安徽、江西也产。以河南桐柏、江苏句容所产质量好,湖北产量较大。 北苍术主产于河北、山西、陕西、辽宁、吉林、河南、山东、内蒙古。关苍术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 鉴别 性状 ❶ 苍术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或黑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细根,顶端具茎痕或留茎基。质坚实,折断面平坦,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习称“朱砂点”,暴露稍久,多数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有浓郁的特异香气,味微甘、辛、苦。 ❸ 关苍术大多为结节状圆柱形,长4~12cm,直径1~2.5cm,表面深棕色。质较轻,折断面不平坦,纤维性。气特异,味辛、微苦。均以质坚实,断面朱砂点多,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 ❶ 苍术根茎横切面:木栓层有10~40列木栓细胞,其间夹有石细胞环带(硬栓部)3~8条,每环带由2~3列石细胞组成。皮层中散有大形油室,直径约至450μm。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内侧有木纤维束,根茎缢缩部位木纤维群或导管群相间排列,射线和髓部散有油室。薄壁细胞中含菊糖,并充塞有细小草酸钙针晶。(图见《生药学》.410页.图227)❷ 北苍术的鉴别点为皮层有纤维束,油室直径约至270μm;木质部纤维束较大,与导管群相间排列。 粉末: ❶ 茅苍术粉末棕色。1)菊糖略呈扇形或不规则块状,在细胞中菊糖和针晶粘结。 2)木栓石细胞多角形、类方形、长方形或类圆形,直径28~80μm,长方形者长约至135μm,壁甚厚,层纹可见,孔沟较密,胞腔内常含黄色内容物,有的并含针晶;也有石细胞壁极厚,胞腔不明显,仅见多数细点状纹孔。3)木纤维大多成束,长梭形或长纺锤形,末端钝圆或稍尖,长140~256μm,直径19~40μm,壁甚厚,孔沟明显。 4)草酸钙针晶众多,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或偏靠于细胞壁,针晶细小,长8~30μm,稀有结晶呈小杆状或方形。5)导管有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直径19~48μm,导管分子短,有的长仅50μm,端壁倾斜,单穿孔大;另有螺纹导管。6)油室已破碎,偶见油室碎片的细胞中含有淡黄色挥发油滴;黄棕色块状物随处可见,系油室中的内容物。(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245页.图116)❷ 北苍术粉末棕黄色。1)木栓石细胞类多角形、类方形、类三角形或狭长,边缘不平整,直径约11~63μm,壁厚4~27μm,长约至90μm,层纹偶见,孔沟较短,有的先端钝圆,壁极厚者胞腔不明显,仅见纹孔。2)韧皮纤维大多短梭形而粗,末端钝圆或分叉,有的中部膨大或尖突,直径27~99μm,长72~517μm,壁厚5~41μm,初生壁与次生壁界限明显,易分离,层纹细密,纹孔横裂缝状或圆点状,孔沟明显,胞腔狭细或不明显。 3)木纤维长梭形,末端稍尖或钝圆,偶有分叉,直径7~45μm,长117~660μm,壁厚5~18μm,孔沟细密。4)草酸钙针晶长3~27μm;另有少数结晶呈杆状或长方形。5)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导管,也有网纹和螺纹导管,直径9~54μm;有的具缘纹孔导管壁不均匀增厚。 此外,可见菊糖及油室碎片;偶见鳞叶表皮细胞,棕黄色,表面观长方形或多角形,壁薄。(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247页.图117) 理化 ❶ 苍术的薄层色谱:取样品粉末,适量,置挥发油提取器中提取挥发油,用乙酸乙酯稀释成10%溶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茅术醇、桉油醇、苍术素和苍术酮为对照,以苯-乙酸乙酯-己烷(15∶15∶70)为展开剂,展距20cm,喷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加热显色,苍术酮喷后即显红色,加热后苍术酮成紫色,苍术素显绿色,茅术醇及桉油醇在同一位置显棕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205~208页.图135-1、2、3、4、5) 加工炮制 常用的炮制品有苍术片,麸炒苍术和焦苍术。 ❶ 苍术片 取原药材,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❸ 焦苍术 取苍术片置锅内,炒至褐色时,喷淋少许清水,文火炒干,取出放凉。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化学】: 关苍术根茎含白术内酯甲(Butenolide A)、芹烷二烯酮(Selina-4(14),7(11)-diene-8-one)、β-桉叶醇、茅术醇(Hinesol)[1]、苍术酮(Atractylon)、苍术素(Atractylodin)[2,3]、苍术烯内酯甲(Atractylenolide I)[4]、苍术烯内酯乙,丙[5]、多糖Atractan A,B,C[6]、羟基苍术酮(Hydroxyatractylon)、5α,10β芹烷-4(14),7(11)-二烯-8-酮(5α,10β-Selina-4(14),7(11)-dien-8-one)、1,4-二乙酰氧基十四烷-6,12-二烯-8,10-二炔(1,4-Diacetoxytetradeca-6,12-diene-8,10-diyne)[7]、(4E,6E,12E)-十四烷三烯-8,10-二炔-1,3-二醇二乙酸酯(4E,6E,12E)-Tetradecatriene-8,10-diyne-1,3-diol diacetate)以及E,E-AcOCH2CH2CH(OAc)CH2CH2CH=CH(C≡C)2CH=CHMe[8]。 尚含(4E,6E,12E)-1-乙酰氧-3-异戊酰氧十四烷-4,6,12-三烯-8,10-二炔-14-醇[(4E,6E,12E)-1-Acetoxy-3-isovaleryloxytetradeca4,6,12-trien-8,10-diyn-14-ol]、(4E,6E,12E)-l-乙酰氧-3-(2-甲基丁酰氧)十四烷-4,6,12-三烯-8,10-二炔-14-醇[(4E,6E,12E)-1-Acetoxy-3-(2-methylbutyryloxy)tetradeca-4,6,12-三烯-8,10-二块-14-ol)]、(4E,6E,12E)-1-乙酰氧-3-千里酰氧十四烷-4,6,12-三炔-8,10-二炔-14-醇[(4E,6E,12E)-1-Acetoxy-3-senecioyloxytetradeca-4,6,12-三炔-8,10-二炔-14-o1)][9]。朝鲜苍术根茎含苍术醇、苍术素、苍术酮[1]、1,3-二乙酰氧基十四烷-6E,12E-二烯-8,10-二炔、-对异构体(2′E/Z)-2-(3′,7′-二甲基辛烷-2′6′-二烯基)-6-甲基-2,5-环己二烯-1,4-二酮[10]、1,3-二乙酰氧基十四烷-6,12-二烯-8,10-二炔、1-乙酰氧基十四烷-6E,12E-二烯-8,10-二炔、3-乙酰氧基十四烷-6E,12E-二烯-8,10二炔-1-醇、(6-E/Z)-十四烷-4E,6,12E-三烯-8,10-二炔-1-醇和1,3-二乙酰氧基十四烷-4E,6E,12E-三烯-8,10-二炔[11]。 苍术根茎主要含苍术素、β-桉叶醇(β-Eudesmol)和茅术醇[1,12]。 北苍术根茎含挥发油、油中成分有苍术醇、苍术素和苍术酮[1]。 参考文献 [1] 植物分类学报 1981;19(2)∶195 [2] 药学杂志(日) 1960;80(11)∶1564 [3] 医学中央杂志(日) 1963;186∶215 [4] Chem Pharm Bull 1979;27(12)∶2954 [5] J Nat Prod 1983;46(5)∶651 [6] Planta Med 1985;(2)∶102 [7] CA 1989;110∶236996V [8] Chem Pharm Bull 1989;37(1)∶193 [9] Chem Pharm Bull 1990;38(4)∶1082 [10] Planta Med 1989;55(1)∶59 [11] Planta Med 1990;56(5)∶469 [12] 药学研究(日) 1960;32∶563。【药理】: ❶ 抗消化道溃疡作用 南苍术、北苍术50%甲醇提取物ig 200mg/kg明显抑制大鼠幽门结扎性溃疡,幽门结扎-阿斯匹林引起的胃溃疡及应激性溃疡;且南苍术拮抗组胺引起的胃溃疡,而北苍术抑制引起的胃溃疡;同时对幽门结扎溃疡及幽门结扎-阿斯匹林引起的溃疡的胃液量、总酸度及总消化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 北苍术50%甲醇提取物胃内灌流200mg/kg对大鼠胃酸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g 200mg/kg对摘除肾上腺大鼠胃液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抗溃疡作用机理可能与血液中激素水平有关[2]。北苍术50%甲醇提取物ig 50mg,200mg/kg也能抑制醋酸引起的大鼠胃溃疡,200mg/kg可增加正常大鼠及醋酸胃溃疡大鼠胃粘膜下组织血流量,降低正常大鼠血压;提高醋酸胃溃疡大鼠胃中的氨基己糖(Hexosamine)含量,且使胃粘膜PAS阳性部位显著增大,促进组织修复[3]。 ❸ 对血糖的作用 南苍术煎剂或醇浸剂8g/kg ig或sc,可使正常家兔的血糖略有上升的倾向[5]。 苍术0.5g,1g/30ml对离体家兔小肠有抑制作用,并能抗副交感神经介质Ach引起的肠痉挛[8]。苍术乙酸乙酯提取物500mg/kg经十二指肠给药,明显增加大鼠胆汁分泌量[4]。 参考文献 [1] 药学杂志(日) 1983;103(4)∶441 [2] 药学杂志(日) 1985;105(10)∶973 [3] 药学杂志(日) 1985;105(10)∶978 [4] J Nat Prod 1983:46(5)∶651 [5] 中华医学杂志 1958;44(2)∶150 [6] 药学杂志(日) 1977;97(8)∶873 [7] 药学学报 1966;15(6)∶454 [8] 中成药研究 1983;(7)∶25。 【药性】: 性味 辛、苦,温。 ❶ 《本草衍义》:“气味辛烈。” 归经 入脾、胃经。 ❶ 《珍珠囊》:“足阳明、太阴。” 功效 健脾,燥湿,解郁,辟秽。 主治 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❶ 陶弘景:“除恶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熬膏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 ❶ 《本草经集注》:“防风、地榆为之使。” ” ” 配伍应用 ❶ 配厚朴、陈皮,治湿阻中焦之脘腹胀满,食欲不振。 ❷ 配羌活、细辛,治风寒湿痹。 ❻ 配木贼,治眼目昏涩。 ❽ 配白虎汤,治湿温多汗。 ❿ 配防风,治泻痢久不止、谷不化。 ⑾配地榆,治脾湿下血。 ⑿配川椒,治飧泻久痢。 方选和验方 ❶ 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呕吐恶心,肌体瘦弱,常多自利:苍术(去粗皮,米泔水浸)2500g,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1560g,炒甘草900g。 为细末,每服6g,加生姜2片、大枣2枚,水煎,去姜枣,食前热服;或入盐3g沸汤冲服。 每用30g,水煎服。 为细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0丸,不拘时,温米汤送下。 每服20~30丸,食前温开水下。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15g,水450ml,煎至350ml,去渣取6分清汁,温服。 若伤风鼻塞,用葱茶调下。 研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后,姜汤下。 ❿ 苍术膏(《医宗金鉴》)治湿疥,焮肿作痛,破津黄水,甚流黑汁:苍术5,000g。水煎浓缩成膏,加蜂蜜120g和匀。每服2羹匙,空腹白开水调下。 ⑾苍芷蜈蚣汤(辽宁中医杂志 1982;(2))治毒蛇咬伤:苍术50g,白芷50g,蜈蚣2条,蚤休40g,金银花25g,连翘20g,防风15g,花粉20g,元参20g,甘草10g。 水煎2次,分3次服,1日3次。 ⑿苍决夜明汤(中医杂志 1981;(12))治夜盲症:苍术30g,石决明15g,夜明砂15g,猪肝100g(分2次)。 取水约500ml,将前3药入水中,煎成约200ml,分早空腹、晚睡前2次煮猪肝服食,每日1剂。 ⒀苍术复煎散(辽宁中医杂志 1982;(12))治寒湿痹症,项筋脊骨强诸症:苍术120g(先煎去渣留汁),羌活3g,升麻3g,白术1.5g,柴胡1.5g,藁本1.5g,泽泻1.5g,黄柏1g,红花少许。 上数药入苍术汁内复煎,去渣,空腹分2次温服。 ⒁苍附汤(福建医药杂志 1983;(1))治中心视网膜炎:泔苍术、制香附、赤芍各10g,生栀子12g,姜半夏8g。加减:湿热偏盛见发热者,加龙胆草、木通、黄芩;脾湿偏重夹痰者,加茯苓、陈皮、薏米;肝气偏郁明显者,加柴胡、绿萼梅;血瘀舌见瘀点者,加桃仁、丹皮、茺蔚子;脾虚纳少者,加服参苓白术丸。 ⒂苍葛米壳汤(吉林中医药1984;(1))治流行性腹泻:苍术20g,葛根15g,车前子15g,茯苓15g,黄芩10g,泽泻10g,藿香10g,甘草10g,肉桂5g,米壳10g。 水煎服。加减:湿热型加黄连、竹叶,兼呕者加竹茹、石斛。寒湿型加炮姜、吴茱萸,兼呕者加半夏、生姜。滑脱型去茯苓、泽泻、黄芩,加附子、干姜、党参。 ⒃苍柏蝉苡汤(湖南中医杂志 1986;(3))治皮肤过敏:米泔苍术4.5g,黄柏9g,净蝉衣3g,生苡仁9g。水煎2次,口服,之后药渣加忍冬藤30g煎汤外洗。 加减:畏寒发热者加桑皮15g,防风9g;恶寒、无汗、身痛、风寒较重者去黄柏,加紫苏9g;心烦口渴者加连翘9g,生石膏12g;瘙痒严重者加僵蚕6g;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4.5g。 ⒄苍柏夏芷汤(陕西中医 1986;(5))治妇女带下:苍术12~15g,黄柏4~6g,夏枯草12~15g,白芷8~1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加减:脾虚加山药、白术、党参、茯苓、芡实、苡米;汗多不寐加牡蛎、龙骨、炒枣仁、夜交藤;湿热偏盛加龙胆草、黄芩、土茯苓;腹痛加白芍、木香、焦艾叶;腰痛加续断、狗脊、杜仲;赤白带伴经血不调加四物汤、焦栀、丹皮、旱莲草、仙鹤草;湿热痛痒加萆薢、银花、连翘、蒲公英、土伏苓、苦参。外用花椒、艾叶、苦参、蛇床子、明矾煎汤熏洗。 ⒅苍茯二仁汤(辽宁中医杂志 1989;(9))治小儿急性肠炎:苍术、茯苓、苡仁、枳壳各10g,砂仁2g。 每日1剂,水煎2次,浓缩成200ml,分次频服。治疗期间忌服生冷、油腻之品。 加减:乳滞者加炒麦芽;食滞者加焦楂曲;腹痛者加木香;舌苔白腻者加厚朴;咳嗽者加杏仁、橘红;肛门红者加六一散。 ⒆化瘀苍术散(中医杂志 1989;(11))治皮肤病(小腿湿疹,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红斑,血瘙):川牛膝10g,生苡仁30g,泽泻10g,白茅根30g,生地30g,丹皮10g,赤药10g。 水煎服。加减:瘀滞偏盛加泽兰、丹参、穿山甲、王不留行;湿邪偏盛加冬瓜皮、茯苓皮、防己、木瓜;热毒偏盛加忍冬藤、牛子、紫草、板蓝根;气血不足加当归、熟地、黄芪、鸡血藤。 ⒇中医药学报 1979;(1):“治湿疹:雄黄15g,枯矾25g,龙骨50g,冰片10g,黄柏15g,苍术15g,儿茶15g,朱砂10g。共为细末,用香油或凡士林调膏,涂敷用。 ” (21)苍术片(《中草药学》)治夜盲症,萎缩性鼻炎:苍术磨粉,筛取80~100目细粉;加等量淀粉,过80~100目筛。用50%阿拉伯胶、10%淀粉混合浆制粒,加滑料压片,每片相当于苍术0.3g。 每次5片,每日2次。 (22)《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布鲁氏菌病:苍术、甘草、五味子各12g,桂枝9g,干地黄、浮小麦、棉花根各30g,大枣4枚。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一个疗程。 ” (23)《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黄疸型肝炎(湿重型):苍术、半夏、茯苓、藿香各9g,茵陈30g,猪苓、板蓝根各15g,雪根各15g,厚朴、陈皮各6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❶ 《简便单方》:“治湿气身痛:苍术、泔浸切,水煎,取浓汁熬膏,白汤点服。” ❶ 陶宏景:“白术少膏,可作丸散,赤术多膏,可作煎用。昔刘涓子捼取其精而丸之,名守中金丸,可作长生。” 只缘陶隐居言术有两种,自此人多贵白者,往往将苍术置而不用。如古方平胃散之类,苍术为最要药,功效尤速。” 故苍术为足阳明经药,气味辛烈,强胃健脾,发谷之气,能径入诸药,疏泄阳明之湿,通行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