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竹笋
【概况】: 基源 为禾本科芦竹属植物芦竹的嫩苗。 原植物 芦竹Arundo donax L. 余项参见“芦竹根”条。 【药性】: 性味 苦,寒。 《重庆草药》:“苦,寒。” 功效 清热泻火。 主治 肺热吐血,骨蒸潮热,头晕,热淋,聤耳,牙痛。 ❶ 《分类草药性》:“笋汁治耳疼。” ❷ 《岭南采药录》:“嫩笋捣烂能拔腐骨。” ❸ 《重庆草药》:“清火解热,适用于多种烧热症候。治骨蒸潮热,火牙痛,头晕,火淋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15~60g;捣汁或熬膏。 外用:捣汁滴耳。。【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重庆草药》:“治中耳炎:芦竹笋捣汁加冰片,滴耳心。” ❷ 《重庆草药》:“治肺热吐血:芦竹笋500g。捣取汁加白糖服。” ❸ 《重庆草药》:“治用脑过度,精神失常:芦竹笋熬膏加白糖服,每服1茶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