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艮
《广韵》古恨切,去恨,见。 ❶ 《易》卦名。八卦之一,卦形为。也为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 象征山。《易·说卦》:“艮爲山。”《左传·昭公五年》:“艮, 山也。” ❷ 止息;停止。《易·说卦》:“艮, 止也。”{高亨}注:“艮爲山, 山是静止不动之物, 故艮爲止。”{宋}{朱熹}《斋居感兴》诗之十九:“反躬艮其背, 肃容正冠襟。”{清}{恽敬}《艮泉图咏记》:“山可浮, 九天九地何所不浮? 泉可艮, 九天之上﹑九地之下何所不艮? ” ❸ 限,界限。{宋}{叶适}《朝议大夫蒋公墓志铭》:“所得在艮。艮者, 限也。限立而内外不越。” ❹ 艰难。{汉}{扬雄}《大玄·守》:“次四, 象艮有守。”{范望}注:“艮, 难也。” ❺ 方位名。 指东北方。《易·说卦》:“艮, 东北之卦也。”{唐}{欧阳詹}《栈道铭》:“{秦}之坤, {蜀}之艮, 连高夹深, 九州之险也。” ❻ 时辰名。 约相当于凌晨二点到四点。《旧唐书·吕才传》:“若依葬书, 多用乾﹑艮二时, 并是近半夜, 此即文与礼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