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作者电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作者电影 作者电影❶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法国电影界的一种创作主张,又称作者论或作者政策理论。其理论渊源,最早发端于法国著名导演亚·阿斯特吕克1948年发表的 《摄影机——自来水笔,新先锋派的诞生》 一文。该文认为,电影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独特语言、可以自由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正如作家用笔写作一样,电影导演可以用摄影机来进行银幕 “写作”。6年后,当时还是年轻影评家的著名法国导演弗·特吕弗,发表了针对当时陈陈相因的所谓“优质电影” 而责难的 《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 一文,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电影作者” 和 “作者电影” 的概念。嗣后数年中,“电影作者” 与 “作者电影” 的观念,得到 “电影手册派” 评论家们的进一步阐释和运用,从而发展成为一种高度肯定导演个性、贬抑流俗化创作现象的 “作者”理论。“作者论” 直接影响和助成了法国“新浪潮” 电影的产生,并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电影创作,为鼓励艺术创新、提高导演在制片厂中的地位、减少厂方对创作的干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蒙太奇结构 商业电影 ☛ 作者电影 作者电影❶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法国电影界的一种创作主张,又称作者论或作者政策理论。其理论渊源,最早发端于法国著名导演亚·阿斯特吕克1948年发表的《摄影机——自来水笔,新先锋派的诞生》一文。该文认为,电影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独特语言、可以自由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正如作家用笔写作一样,电影导演可以用摄影机来进行银幕“写作”。6年后,当时还是年轻影评家的著名法国导演弗·特吕弗,发表了针对当时陈陈相因的所谓“优质电影”而责难的《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一文,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电影作者”和“作者电影”的概念。嗣后数年中,“电影作者”与“作者电影”的观念,得到“电影手册派”评论家们的进一步阐释和运用,从而发展成为一种高度肯定导演个性、贬抑流俗化创作现象的“作者”理论。“作者论”直接影响和助成了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产生,并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电影创作,为鼓励艺术创新、提高导演在制片厂中的地位、减少厂方对创作的干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蒙太奇结构 商业电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