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瘄
❶ 病症名。 出《灵枢》。又名舌缓。暴病出现舌瘖多由风痰为患。症见舌本转动不灵,痰声辘辘,不能言语,脉大有力,治宜法风豁痰,方用温胆汤加胆星、僵蚕、全蝎、石菖蒲;久病多因血虚风动,症见舌痿不能言,形体消瘦,治宜补益心脾,方用归脾汤等。 ❷ 五官科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若咽喉声音如故,而舌不能转运语言,则为舌瘖”。 “瘖,不能言也”(《说文》)。指发音器官可出声,但不能形成语言者。又《医学纲目》卷10:“舌瘖,乃中风舌不能转运之类,但舌本不能转运语言,而咽喉声音则如故也。”包括暴病或热病后的失音、中风后失音及部分先天性发音困难者。治宜审证求因,辨证用药。如属中风失音者,治宜祛风豁痰,可选用小续命汤、温胆汤等加胆星、僵蚕、全蝎、石菖蒲等;久病多血虚风动、症见舌强不能言,形体消瘦,治宜补益气血。 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