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脏腑学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脏腑学说 一称“藏象”。 中国传统医学中阐明人体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内脏与全身各组织、器官间各种联系的理论。脏腑学说将脏器分为5脏(心、肝、脾、肺、肾)、6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脏腑学说依据经络循行路线的阴阳对应和相互络属,以及脏与腑之间生理功能上的紧密联系,确立了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念。 这主要表现为脏腑分阴阳,一脏一腑,一里一表,一阴一阳,形成一个整体。此外,五脏与形体诸窍构成一个整体: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开窍于舌;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脾其华在唇,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 脏腑学说还认为,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五脏的生理活动决定了全身整体的生理功能,大脑的生理功能也毫不例外地依赖于五脏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 反之,精神情志和思维活动的失常也会影响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脏生理功能之间的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同时,五脏通过与形体诸窍的联系及与精神情志活动的关系,保持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协调。脏腑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对于医家哲学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