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群落演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群落演替community succession

群落经过一定的发展时期或因环境条件的改变,使之从一个类型转变成另一类型的顺序过程。即在一定的地域内原有群落被另一群落所替代的现象。美国克莱门茨(F. E. Clements,)1916年创立群落演替的概念。由于植物是昆虫和其他动物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植物群落的演替实际上也包含着昆虫等动物相伴随的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能量、生物量和生产力变化的观点讨论演替过程,通称生态演替(ecological su-ccession)或生态系统发展(ecosystem developm-ents)。
演替原因 演替的发生常由于以下原因:❶环境因素对群落的作用,或群落本身对环境作用所引起的变化;
❷植物繁殖体的散布;
❸群落内种间关系的变化;
❹新的物种、亚种、变种或新生态型的产生。
演替类型 群落演替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基本类型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按基质性质和变化趋势分:❶水生基质演替系列(Hydroarch sere),植物的发展开始于水生环境中;
❷旱生基质演替系列(xerarch sere),植被的发展始于干旱基质上。这两类演替过程,都可能改变基质的性质和生境条件,并向中生植物群落发展。
按时间的发展分:❶世纪演替,或称为群落系统发育,这类演替占有很长的地质年代,群落演替过程与种系进化过程密切相关,进程非常缓慢;
❷长期演替,经过几十年或上百年的演替,如森林群落之间的演替;
❸快速演替,如草原撩荒地在面积较小和种子散布来源较临近时,演替可迅速发生。
按决定演替的主导因素分:❶群落发生演替,是指原生裸地或次生裸地上群落形成的过程;
❷内因生态发生演替,取决于群落所特有的并决定群落发展的内部矛盾,这类演替是有规律地一个群落被另一群落所代替,且永无终止;
❸外因生态发生演替,是由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所引起,如火成演替、气候性演替、土壤性演替、昆虫或动物性演替、人为演替等。对植物群落而言均属偶然演替;
❹地因发生演替,由大范围内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群落演替过程,如地理环境的改变所导致的演替。
按演替的开始状况分:❶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是指从原生裸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如从岩石表面开始的旱生演替,或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由顺序发生的一系列群落形成一个原生演替系列。例如旱生演替系列,裸露的岩石表面由硝化细菌开始,经过地衣阶段、苔藓植物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丛阶段到乔木林阶段。原生演替实质上是群落生活型的组成和植物环境的改变,各个阶段的群落总是比上一群落结构复杂而高大,对环境的利用更充分,改变环境的作用更强。但地球上地带不同,演替阶段不一定都能完成,如在北极地区或高山雪线附近,只能达到地衣阶段,干旱荒漠地区只能达到草本群落或稀灌丛阶段,在温暖湿润地区,则可达到森林群落阶段。
❷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是指原生群落受到外界因素严重干扰时发生的演替现象。外界因素除火灾、病虫灾害、严寒、干旱、洪水、冰雹等自然灾害外,主要是人为的不合理经济活动所引起,森林滥伐,草原过度放牧、耕地放荒等都可导致次生演替。次生演替系列亦由若干演替阶段所组成。
按演替的方向分:❶进展演替(advanced succes-sion),即演替的阶段是从稀疏的植被向森林群落发展;
❷逆行演替(inverse succession),即在恶劣条件下,由森林群落向稀疏植被退化的演替。
顶极理论 英美学派提出植物演替系列是以达到顶极而终止。某一地区的群落在长时期发展过程中,由于植被的影响,使土壤达到最中和阶段时,群落结构最稳定,可利用的能量所维持的生物量增加到最大值,即所谓顶极群落(climax community)或称演替顶极。克莱门茨提出的气候顶极群落(climatic climax),认为在任何地区演替系列的终点是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表现在顶极群落的优势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气候,只要气候不急剧改变,又无其他外界条件影响,就不可能出现新的优势种,这是一种单元顶极(mono-cli-max)理论,曾为许多学者所反对。英国坦斯利(A. G.Tansley) 1954年提出了多元顶极说 (polyclimaxtheory),认为若群落在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停滞了演替过程,就可看作顶极群落,而不必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终点。在一个气候区域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除气候顶极外,还可有土壤顶极、地形顶极等。惠特克(R.H. Whittaker,1953、1956)根据种群分布特性和景观环境的梯度分析,提出顶极群落配置说(climax pattern hypothesis),认为顶极群落是种群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优势种替代的稳定状态,其中种群的相互作用是围绕平衡密度波动的,并认为群落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连续存在的,不可能有明显的边界。
昆虫与演替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地区昆虫群落的变迁,主要取决于植物群落的演替。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都有一定程度相随关系,只要气候条件能够适应,就与寄主植物发生联系。肉食性昆虫对植食性昆虫也有一定要求。当植物群落发生演替时,其上的昆虫群落势必相应地发生演替。这种现象在人工干预下的农业区尤为明显,如丘岗荒地种上茶树后,初期的茶树害虫群落来自荒地杂草上的多食性昆虫,以后一些专食性害虫种类逐渐迁入,茶树昆虫群落也就复杂起来。昆虫对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也很明显,如金龟幼虫在沙丘上取食植物的根部,由于降低根系的生长速度和接合力,可引起演替阶段的延长。蛀食朽木的昆虫由于改变了朽木的状况,可加速朽木群落的演替。仓贮小麦害虫的活动,由于麦粒破碎而有利其他物种的侵害。这些例子表明: 昆虫在群落演替中有时是主动的。


群落演替

见生态演替。

群落演替

群落演替qunluoyanti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的现象。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为:(1)由于气流、水流、动物人类活动,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形式的繁殖体带进裸地;(2)先锋植物在裸地上生长、发育、定居;(3)先锋植物群落形成;(4)过渡性群落取代先锋群落;(5)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顶极群落。引起群落演替的因素多种多样,从内因看,由于群落自身的生命活动改变了环境条件而引起群落的演替,这是群落内部不停地自我运动的结果,也是群落演替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形式。从外因看,由于气候改变、地貌变化、土壤理化性质变动,或火、动物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引起植物群落的演替,这些一般属于偶然的演替。一切外因起源的演替都要通过内因动态演替而实现。

☚ 生物群落   麝牛 ☛
000038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