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
(nénɡ) 一种像熊的野兽。
《国语·晋语八》:“今梦黄能入于寝门。”韦昭注:“能,似熊。” 三足的鳖。 《尔雅·释鱼》:“鳖三足能。”邢昺疏:“鳖龟皆四足,三足者异,故异其名,鳖之三足者名能。”张衡《东京赋》:“能鳖三趾。” 能力;才能。如:各尽所能。 亦指有技能、有才能。《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能够;善于;胜任。如:能写会算;能言善辩。 《史记·项羽本纪》:“乃请陈婴,婴谢不能。” 亲善。《诗·大雅·民劳》:“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范鞅〕与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 中国哲学概念。即“能知”。详“能所”。 够;到。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其死未能半日也。” 犹“乃”。 《管子·权修》:“二者不失,则民能可得而官也。” 犹“而”。 《墨子·天志下》:“能少尝之甘,谓甘;多尝谓苦。” 犹“只”、“徒”。 杜甫《月》诗:“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髮)明。” 通“恁”。那么;这么。文天祥《念奴娇》词:“乾坤能大,算蛟龙岂是池中之物?” 通“宁”。 宁可。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俗说‘能化一罗刹,莫度十乜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