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肥胖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肥胖病* 病名。 指由于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而致体重超过标准20%以上者。肥胖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因者,为单纯性肥胖;有明显的内分泌-代谢病因者,为继发性肥胖,又称症状性肥胖。 按发病年龄和脂肪组织病理又可分为体质性肥胖和获得性肥胖,前者与遗传有关,且营养过度,自幼年起即有肥胖,全身脂肪组织增生肥大;后者多自青年以后由于营养过度,活动减少,遗传等因素而肥胖,其脂肪组织仅有肥大而无增生。其致病与遗传、职业、年龄、精神、代谢和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轻度肥胖没有明显症状,中、重度肥胖可表现为肺泡低换气综合征,见稍有活动即疲倦无力,气短,嗜睡等;心血管系症俣群,出现左室扩大,心肌劳损,甚至左心衰竭;内分泌及代谢紊乱,出现食欲亢进,易饥饿,或闭经、阳萎、不育等;其他可见腰背痛、关节痛、怕热,多汗等。体重超过标准,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30%~50%为中度肥胖;大于50%为重度肥胖。 一般成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9。理化检查:体脂测定时男性超过25%,女性超过30%(正常为10.07士0.10千克),即为肥胖;脂肪细胞测定,平均值为3.1×1010;超声波可测定腹部脐耻间的皮脂厚度,正常男性为1.0±0.3厘米,女性为1.2±0.4厘米;心尖部心包膜脂肪厚度,正常人平均3.60±0.69毫米。 常见并发症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感染。其他如宫体腺癌、妊娠流产、胆结石、痛风、增生性关节炎及手术切口不愈合等也易发生。中医学认为本症的发生常因食量过大,嗜食甘肥,精做过剩,积为膏脂;或久坐少动,气血不流畅,精微不得输布全身,化为湿浊膏脂,留滞肌肤,脏腑,而成肥胖;或由于禀赋不同先天而然;或因七情抑郁,气机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失常,以致痰浊湿瘀停著而成本病。脾虚湿阻症见肥胖伴见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腹胀纳呆,尿少或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滑细。 治宜健脾利湿,方用防己黄芪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胃热湿阻症见肥胖,头晕头胀,消谷善饥,口渴欲饮,腹胀中满,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或数。 治宜清热利湿,方用防风通圣汤加减。肝气郁结症见肥胖,胸胁苦满,烦躁易怒,胃脘痞满,口苦舌燥,腹胀纳呆,月经不调,苔腻,脉弦。 治宜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或大柴胡汤加减。气虚血瘀症见肥胖,心悸气短,胸胁作痛,痛有定处,月经不调,色黑有块,舌质暗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或涩。 治宜益气活血化瘀,方用当归等药散加减。痰浊中阻症见肥胖,喜食甜肥,头晕头胀,脘腹胀满,肢体困重,手足麻木,咳吐粘痰,苔白腻,脉滑。 治宜健脾化痰,方用温胆汤加减。脾肾阳虚症见体胖肢冷,喜暖畏寒,神疲乏力,腰酸腿软,肢体浮肿,腹胀纳呆,尿少便溏,舌淡苔薄,脉沉细而弱。 治宜健脾温肾,方用真武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