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鱼
中药名。 见《四川中药志》。别名:秉氏鲵,杉木鱼。 为小鲵科动物山溪鲵Batrachuperus pinchonii(David)的全体。 体呈圆柱形而略扁,长12~16厘米,最大者可达20厘米。 生活于高山的溪水中或林下阴湿处。昼伏夜出,以昆虫、软体动物、蚯蚓及小鱼等为食。 分布四川高山地区。夏、秋捕捉,捕得后用酒醉死,洗净晒干或以微火炕干。 干燥的羌活鱼,全身皮肉皱缩,呈干枯状,长12~15厘米。 头部口眼模糊不清,四肢枯瘦,趾尚明显可辨。尾部侧扁,背部棕褐色或枯棕色,腹部显黄棕色。气腥臭。 以条大,肥实,身干,无霉蛀者为佳。产四川。味辛咸,性平,无毒。入肝、胃二经。 功能行气止痛。治肝胃气痛及血虚脾弱,面色萎黄。 内服:煎汤,90~150克;或研末。非气滞作痛者忌服。 ❶ 治肝胃气痛:羌活鱼,红蔻,当归,白芷,延胡索,川楝子。煎服。 ❷ 治脾弱面色萎黄:羌活鱼,黄芪,党参,茯苓,陈皮,红枣,当归。煎服(上2方出《四川中药志》)。 |